2012年2月9日星期四

信報 投資者日記 - 淡友轉軚,沽定買?

‧近日港人為D&G 風波、東鐵小孩進食事件乃至「雙非」孕婦大動肝火,未免有失風度,自貶身價。孜金在B3 頁「財經觀察」勸勉大家,別讓排外情緒繼續升溫,否則只會令本港低下階層成為輸家。

‧再好的東西日日相伴難免生厭,珍饈百味如此,絕色佳麗如此,駭人聽聞的壞消息也如此。近日股市大勇,與其說是受惠於環球經濟數據轉佳,倒不如說是投資者對壞消息麻木甚至煩厭所致。何文俊在B7 頁「文人經略」論恐懼疲勞。

‧單一股票的價格可以如醉酒鬼一樣隨機漫步, 「君往哪兒去」與「君從何處來」各不相干,但同一公司的A/H 股價差,斷沒可能無限擴大或縮小。李亞力及林建在B8 頁「數裏見真章」以平穩過程及均值回歸等理論,介紹如何炒差價。

2月8日,周三。歐洲央行在希債談判中讓步,以公共部門債權人身份接受削價換債,希臘總理帕帕季莫斯周三晚與支持聯合政府的三大政黨,就施行改革換取1300億歐羅國際援助進行協商,擾攘多時的希臘債務重組終於露出曙光,歐洲銀行股全線急升。

To buy or not to buy?

港股於歐洲開市前已先行一步,在高達761億元成交下,恒指大升319點,收報21018點。

昨天說過,市場焦點已由歐債危機拖累全球,變為你有你爆我有我炒,歐洲炒「放水」,美國炒復蘇,股市此刻只對好消息(如希債談判取得進展)有反應,於壞消息(如希臘瀕臨違約,半條腿踏出歐羅區)一概無動於中。債市卻恰恰相反,只對壞消息作出反應;美國就業改觀經濟生機重現因而不利債市等因素,迄今仍未能把資金從「床下底」逼出,轉投風險較高的股市,美國十年期債息繼續徘徊於2厘水平以下。

To buy or not to buy?是日市場上最「震撼」的消息,並非希債談判出現轉機,亦不是美國去年12月職位空缺創2009年以來新高,而是「末日博士」魯賓尼(Nouriel Roubini)突然轉性唱好美股,透過公司內主理資產配置的高層,傳達美股升勢未完的訊息,並建議投資者揸重股票。

不久前,老畢在《紐約時報雜誌》(New York Times Magazine)上看到一文,作者2005年首次訪問魯賓尼,從他口中聽到當時極少人談論的次按危機,印象深刻。然而,他在文中反問讀者,像魯賓尼一類凡事唱淡的專家,今時今日是否還信得過?畢竟,在2009、2010兩個華爾街大升年份,聽「末日博士」之言對美股避之則吉,等於白白錯失獲取厚利的機會。

該文作者有此一問,自然是假定了魯賓尼「死性不改」,對悲觀執迷不悔。Dr. Doom在歐債危機未有根本解決迹象、環球經濟難言脫離險境的當下,一反常態唱好美股,非但必令那位跟魯賓尼「識於微時」的《紐時》老記大吃一驚,市場又豈能不為之一「震」?

魯賓尼對美股表態後,對沖基金經理Doug Kass第一時間在Twitter留言,着投資者立即沽清手上股票,視「末日博士」為明燈。

「笨錢」真的笨嗎?

老畢倒不贊成投資者如此輕舉妄動。市場上向有「聰明錢」(smart money)與「笨錢」(dumb money)之分,若把魯賓尼叫buy看作大淡友亦受不住誘惑,加入「笨錢」高追行列,那麼美股在2009/10年大幅反彈,魯賓尼堅拒與群眾一起當「傻瓜」,讓賺大錢機會白白溜走,這又算不算「聰明」?

咁啱咁橋,老畢在網站SentimenTrader.com上看到一圖,對「聰明錢」vs「笨錢」或許能帶來一些啟示。此圖「一開四」,【圖①】顯示標普500指數過去五年走勢;【圖②】反映「聰明錢」在股市漲跌期間的信心變化;【圖③】顯示「笨錢」信心起伏;【圖④】為「聰明錢」與「笨錢」的信心對比,差距愈大兩者背馳愈嚴重。

從【圖②】可見,「聰明錢」此刻信心偏低,跟【圖③】顯示的「笨錢」信心偏高,恰恰形成強烈對比,兩者背馳幅度雖非過去五年來最大,惟所差已不遠。

此情此景,說明「聰明錢」在年初以來美股(環球股市亦然)急升中信心偏低,意味此類投資者大都相信升市難以持久,操作上自然傾向利用反彈減持股票。「笨錢」剛好相反,在美股上升中信心不斷增強,愈高愈追,smart與dumb信心背馳益發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SentimenTrader編制的信心指數,立足於對已在股市中投入真金白銀的機構投資者和散戶調查,跟老畢早前談及的「八十後」向投資say no一類「民調」,多了幾分可靠性。然而,把金融海嘯以來「聰明錢」與「笨錢」的信心比較與【圖①】標普500指數走勢作一對照,不難發現dumb money不笨,smart money也非想像般聰明。

2009/10年美股強力反彈,「聰明錢」信心大部分時間處於偏低水平;「笨錢」信心波動雖較大,惟整體而言明顯高於「聰明錢」。

2011年兩者出現對調之勢,「聰明錢」上半年信心轉強,「笨錢」戒心反而增加;下半年情況再度逆轉,「笨錢」出擊,「聰明錢」改採守勢。大家不妨想想,美股去年先升後跌還是先跌後升?

另類相反指標

老畢並非有意替「大淡友」魯賓尼說好話,亦不是存心質疑相反指標的有效性。我只想說,在一個動力(momentum)充足的市場,投資者每見「跌市」便大舉清倉,事後可能發現趁調整吸納才是明智之舉。在美股2009/10年大反彈中自命「聰明」的魯賓尼突然變「蠢」,加入追貨行列,不失為一個難得的另類相反指標。

誰說大淡友一定唔可以「買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