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日星期一

Pronouns代名詞


Pronouns代名詞
Part 1 - Doris has learned how useful trees are to us and to nature. Fill in the blanks.
        me      us       you      them      him      her      it

1.     Trees’ roots fasten the soil. They hold ______________ together so that it won’t be washed away. Therefore, roots provide ______________ with a safe hill slope.

2.          Miu and David planted a tropical tree outside their room. David said its broad leaves and long branches give __________________ shade. Miu said they keep
___________________ cool.

3.          I like the lemon in front of your home. It gives ________________ a good view.

4.          Don’t cut down the tree at your home. They are good for _____________________.

5.          Trees take care of our environment. We should look after _________________ well.

Part 2
1.      Does _____ (her, she) know that _____ (me, I) was absent?
2.      Please tell _____ ( he, him) _____ (I, me) have obtained a degree in Chemistry.
3.      I remember that _____ (they, them) bought the fruits from _____ (we, us).
4.      Please don't tell ______ (she, her) about _____ (I, me).
5.      _____ can swim because _____ has webbed feet.
6.      I met Alice yesterday. _____ invited _____ to her house.
7.      Jane has a cat; _____ likes to play with _____.
8.      When the dog chased John, _____ ran as fast as _____ could.
9.      My uncle works in a factory. _____ says _____ is a noisy place.
10.  They agreed amongst _____ that they would not tell anyone.
11.  You must explain _____ more clearly.

信報 投資者日記 - 頁岩革命尋寶 中美誰主浮沉

‧在「長揸」淪為笑話的高頻交易年代,投資贏錢關鍵不在於持倉期,而在於入市時機。曹Sir在B7 頁指出,中國經濟正重複1950 年起的香港,一個中長期上升大趨勢在2009 年已於神州大地展開。

‧西班牙街頭抗爭愈演愈烈,中堅分子包括三十多歲還要跟父母同住的失業憤青,情況與爆煲前的希臘甚為相似。歐盟近期整合救市基金,但根本沒能力助西國脫困,債務危機如何了斷,未來一年將成市場焦點。詳見B1 頁「前沿思考」。

‧今年首季剛剛結束,沒有暴跌式「大震倉」,也沒有700、800 點的暴升日子。展望未來三季,錢志健認為變數無限,後市無路可捉,可取之法是以龍頭主力股作主導,配合期權護盤策略控制風險。詳見B15頁「金融圈內」。

4月1日,周日。上月底,美資大行花旗發表一份令人「眼前一亮」的報告,拜頁岩(shale)油氣開採技術發展飛快所賜,美國油氣產量未來幾年可望倍增,令美國油產得以於2020年前超越當今二大產油國俄羅斯和沙地阿拉伯,一躍而成能源霸主。報告還提到,連同加拿大和墨西哥,北美成為「新的中東」勢所難免。

看後,老畢第一個感覺是:「中國怎麼辦?」花旗在報告中提及美國成為能源超強後可能出現的狀況,包括:①實質GDP額外增長2至3.3個百分點,經濟規模得以擴大3700億至6240億美元;②2020年前職位淨增360萬份,其中多達三分一來自間接受惠於能源繁榮的工業(尤其製造業),全國失業率因而下降最多1.1個百分點;③經常賬赤字從目前相當於GDP 3%,大幅降至2020年前的0.6%;④在經常賬回復平衡下,美元滙價有上調空間;⑤隨着美國能源獨立性不斷加強,對進口石油依賴程度大幅下降,中東地緣衝突政局緊張對美國構成的直接風險可望大減。

頁岩革命引進神州

花旗想得太好太美,似乎美國自己坐擁大量資源,不必依賴進口,中東出事世界大亂,美國大可置身事外獨善其身,完全漠視山姆大叔的全球戰略和中東變化對這種戰略布局的影響,顯然不懂美國。不過,美利堅製造業若因本土油氣開發突飛猛進、產量出現長足進展而踏上中興之路,中國對進口能源依賴卻有增無減,加上勞動力和工資優勢今非昔比,中美競爭力確有此消彼長之勢,這也許才是花旗報告值得注意之處。

在水平井鑽探(horizontal drilling)和水力壓裂(hydraulic fracturing)兩種開採技術不斷改良帶動下,美國頁岩氣(shale gas)近年大量投產。此二大技術有多成功,從美國本土天然氣價格比五年前水平劇跌八成、與油價差距連年擴闊可窺一斑。在「頁岩革命」之前,美國為滿足國內天然氣需求,得輸入一定數量的俄羅斯液化天然氣(LNG),而歐洲國家對俄國天然氣依賴之深,從普京多次把這種資源用作政治籌碼,跟東歐諸小以至西歐諸強討價還價中表露無遺。然而,今天山姆大叔非但毋須從北極熊一方輸入天然氣,奧巴馬政府更預期美國不出十年將成為天然氣淨出口國。這等於說,美國棄買的俄國天然氣,得由歐洲諸國填補,供求狀況因而驟變。歐洲氣價雖沒有美國跌得那麼厲害,惟歐美境況相似同病相憐,兩地氣價跟亞洲相差皆不可以道里計。花旗將美國減少對進口能源的依賴與中東不再重要劃上等號,雖把地緣政局看得過分簡單,但頁岩革命對大國政治博弈有不容忽視的影響,從俄羅斯向歐洲諸國大打天然氣牌空間不斷收窄,足可初窺端倪。

在花旗報告發表數天後,本報於3月24日刊登了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幹事長王鼎立對該基金委員會顧問、中國石化總公司諮詢委員會委員張抗的訪問(題:〈美國非常規油氣開發對能源格局影響〉),站在中國的角度探討這個當今能源領域炙手可熱的話題。此文以一問一答形式出之,對頁岩油氣開採技術、對環境的各種影響,以至中國能否一如美國從頁岩發展中為能源供應找到出路,作出專業性與深入淺出兼而有之的介紹,值得細味。

中國儲量冠全球

從張抗對王鼎立提出的多項問題的回應中,老畢認為有三點甚具一引價值:①根據3月16日公布的《頁岩氣發展規劃》,中國在2015年將實現頁岩氣初步規模化生產;②中國發展頁岩氣不缺資源,技術亦具一定基礎,很多國外採用的鑽井設備和材料皆產自中國;③頁岩油氣開發活動對外開放,藉此引入更先進的技術,勢在必然。

為對以上數點有更深入的了解,老畢涉獵了一些額外資料,當中英資大行巴克萊上月底發表的報告,就在全球範圍內比較了技術上可開採頁岩氣的儲量規模。根據巴克萊的說法,中國可開採頁岩氣儲量達25.05萬億立方米,美國僅12至13萬億立方米。在全球比例分布上,中國佔所有頁岩氣資源的19%,美國僅13%【圖1】。由此可見,張抗所說中國頁岩氣儲量豐富乃不爭事實,關鍵在於怎樣大規模開發投產,把美國的頁岩革命模式引進中國。

人類世世代代為「資源見頂」寢食難安,惟科技一而再地令見頂之期延後,糧食如此,能源亦然。舉凡資源領域起革命,投資概念必會應運而生,太陽能、風電、生物燃料、電動車,例子不勝枚舉。然而,迄今為止,這些另類能源在發展和大規模使用上各有難處,離取代石化燃料仍然甚遠,頁岩卻以事實改變了能源市場的生態。煤和核能已因來自天然氣的價格競爭而大受影響;另一方面,從原油期貨與現貨價差不斷擴闊可見,市場對石油未來供應增加已作出反應。

從積極參與頁岩能源開發的公司,絕大部分為耳熟能詳的綜合油氣巨企如埃索森美孚、英國石油;又或大型非綜合上游開採商如美國的Anardarko Petroleum、Cabot Oil & Gas等可見,要找出「純頁岩概念」的獨立能源公司甚難,更何況油氣價格本身會受到供應增加影響,缺乏規模效應的中小型開發商似難受惠。

技術改良看高一線

老畢相信,頁岩革命中最值得看好的是技術和服務相關企業。張抗在訪問中提到,水力壓裂液中必用的支撐物陶粒(proppant ceramics),不少產自中國。我發現,在頁岩熱尚未像今天般廣為人知時,美國有一家專門生產陶粒的上市公司Carbo Ceramics(紐交所代號CRR),從2007年至去年中股價翻了數番,而且走勢穩定。後來傳媒爭相報道美國頁岩熱,CRR股價反從去年高位回落近半【圖2】,名副其實「見光死」。

然而,中美皆高度重視頁岩能源開發,像CRR一類供應油氣開採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物料,又或提供技術改良方案的供應商,長遠而言必屬頁岩革命的贏家,投資者不妨多加注意。


信報 石林 金與銀 - 從首季龍虎榜說起

今年首個季度剛剛結束,現先回顧該季內金銀行情。黃金最高價1790.6元(美元.下同)、最低價1561.9元,季末收市價1668.7元,倫敦下午定盤的全季平均價為1690.57元。白銀最高價37.50元、最低價27.64元,季末收市價32.28元,倫敦定盤的全季平均價為32.6295元。

再比較各相關市場的季內表現:

貴金屬:黃金+6.63%、白銀+15.98%、鉑金+18.15%、鈀金+2.09%、金甲蟲指數-5.18%。

股市:美國標普500指數+12%、德國DAX指數+17.78%、恒指+11.51%、上證+2.88%。

債券:美國30年債券價格-4.68%、10年期債價-1.59%、5年期債價-0.74%、2年期債價-0.17%。

商品:期油+3.73%、期銅+11.65%、CRB商品期貨指數+1.04%、連續商品指數+1.77%。

貨幣:美滙-1.46%、非美元貨幣+2.16%、歐羅+2.94%、英鎊+3.07%、日圓-7.20%、瑞郎+4.12%、加元+1.95%、澳元+1.33%、人民幣+0.001%。

收縮壓力依然存在

可能有點出乎意料,今年首季表現頭五名依次為:鉑金、德國DAX指數、白銀、美國標普500指數和期銅;而表現倒數五名的順序為:美滙指數、美10年期債價、美30年債價、金甲蟲指數和居榜末的日圓。

上述行情告訴我們,除了日圓逆轉外,債券價格從高位下跌,而股市從低位回升,這是市場一個相當重大的轉變,說明全球經濟正步入復蘇。鉑金和白銀的表現比黃金好,金屬的表現比貴金屬好,更說明這點。此外,我們應注意到,在價格下跌的債券中,是長期債價的跌幅比短期的跌幅大,這意味股市從中的得益會比商品的得益大,上面的統計數字也佐證這理論。

然而,在經濟步入復蘇的同時,金融收縮的壓力依然存在。金價在升逾6%的同時,金甲蟲指數竟可倒跌逾5%,這就是一個重大的表徵。此外,多種貨幣計算的金價,在圖表上均依然受困於「三頭」模式的壓力,中短期走勢未擺脫一浪低於一浪的困局。特別是人民幣金價,近四年的上升軌又再備受考驗。

上周金市受到QE3疑雲的影響,價位曾攀升到1696.9元,體現了敝欄的短期反彈預測,其後金價明顯滑落,到1645.2元才再次回彈。其實,QE3只是一部分人的憧憬,從上述的市場表現統計就可知聯儲局並無必要施行新的寬鬆政策。此外,看該局的數據,自去年7月即QE2結束之後起,美國貨幣基礎只維持在2.581萬億至2.752萬億的範圍內,沒有明顯再增加的勢頭。貝南奇上周的講話旨在壓抑利率回升的預期,並使聯儲局有空間對付仍潛在的收縮壓力,美國30年債價趁機從135的關鍵支持水平反彈。

惟到周末,30年債息對1年債息的比率僅有1.21%的進賬,完全沒有改變該比率曲線反覆下滑之勢,目前金價中性偏穩很大程度是因為美元偏軟。估計金市暫在爭持中作橫向發展,短期範圍為1645元至1688元,上方1703元至1715元是重大的阻力帶,下方仍以1625元為支持,而1604元是重要支持水平。

紐約期銀倉存量增至1.37億盎斯,直逼2008年時的高峰水平。目前銀市在33.2元已遇阻力,升越34.4元的機會很小,短期支持在31.1元,下一支持水平為30.6元。債券市場和外滙市場的進一步演變繼續為金銀市場帶來重要影響。

信報 曹仁超專欄 - 「長線投資」變笑話

1987年,美國聯邦儲備局格林斯平上場後大幅加息,引發10月股災,到1987年12月後,每次股市回落他便減息,令美股踏入「有調整、沒大跌」的時期。貝南奇2006年出任聯儲局主席後亦曾調高利率,至2007年10月才持續減息,但2009年3月推出QE、到2010年8月股市回落又提出QE2,2011年8月再推OT……美股自2009年3月至今仍在上升。The roads to wealth便是投資a rising market!無論2000至2011年的黃金,或2003年9月至2011年下半年的香港樓市,或2009年開始上升的股市,到了今天,股市仍在上升,但風險亦在上升。

美國自1945年戰後,平均持股時間由7年逐漸下降至今天的7個月;HFT(高頻交易)平均只持有股票11秒,HFT令「長線投資」變成笑話。

摩根士丹利認為,踏入第二季全球貨幣政策再次進入寬鬆期。過去五年,4月美股平均上升5%;過去十年,4月美股平均上升2.23%,2012年4月又如何?3月份美股VIX極低,代表大部分人認為4月波幅不大。

估頂不必 嚴守止蝕

睇完咁多有關金融業的腐敗及貪婪新聞,你對證券投資仍有信心嗎?有咁多公司賬目一塌糊塗,理由是香港仍不是一個十分有效率的股票市場,中國情況亦一樣。今天投資二線股,仍應小心誤中「地雷」,3月份開始,我們已進入Stock Picker's Market。

中國2月份CPI升幅只有3.2%,是近20個月內低位,工業生產上升11.4%、零售額上升14.7%,住宅銷售首兩個月(因春節影響因此用兩個月)較去年同期少25%,看來中國經濟2012年起進入溫和增長期。在牛市中,出現調整前升幅三分一到50%沒有什麼大不了,不要預測股市何時見頂(因為你猜不到),只需嚴守止蝕,至今為止,牛市仍未完成,只是愈來愈不容易賺到錢。

2012年3月起股市進入沉悶期,理由是消化恒指由16000點升至22000點的升幅,個別二線股升幅更達到100%。從歷史角度看,港股現階段仍是undervalued。牛市通常在一片憂慮中上升。

恒指在1973年見1774點後,要到1986年下半年才再次升穿1800點阻力(前後13年)。1986年4月聯交所成立後,讓外資證券公司成為正式會員,令香港證券交易邁向國際化,加上中國自1978年起走改革開放路線後,亦需要一個場所為內地企業集資。從1986年4月起,恒指在11年內上升10倍,到1997年8月亞洲金融風暴出現才結束,恒指最高見16620點後進入周期性(cyclical)及綿綿不絕(secular)期;15年過去了,恒指到2011年10月仍然是16000點。由此水平開始,是否進入另一段上升期(情況有如1986年4月後的11年)?

兩會已經閉幕,但總理溫家寶明確表示房價遠遠沒有回到合理水平,如此直言在過去不曾出現過,意味短期內房價政策不會放鬆。但地方政府財政壓力大,政策已開始微調(說得不好聽在偷步),在此情況下,內地樓價將是平穩或微微向下。全民炒房的歷史告終,未來有賴需求逐漸消化過剩的供應,時間上相信十分長(例如5年)。

關鍵詞:房產稅及保障房

房產稅及保障房是兩大關鍵詞,房產稅可進一步打擊炒房意欲,保障房為買不起樓的市民提供居住地方,令未來中國樓價進入平穩發展期。內房股的毛利率存在下行壓力,上述是過去兩年內房股漲不起來的理由。

2011年全球新增造船訂單按年挫54.6%(中國下降58.3%)。航運企業出現兩極化,大企業面對訂單減少,小企業面對沒有訂單,2012年第一季已不用開工,部分小企業拓展非造船業工程。照目前情況,大企業仍可捱二、三年,小企業轉型如不成功將被淘汰出局。

自國際金融危機後,航運業陷入嚴重困境,主要是需求增長乏力、運力供應增長過快,令運費大幅下調,燃油成本卻大幅上升。2011年集裝箱、油輪和乾散貨運費指數下跌26%、11%和44%,成本卻上升3.9%。BDI指數創出26年內低點、燃油費卻仍在歷史高價。BDI指數由2008至2011年平均值是6390、2617、2758、1549點,今年第一季更是874點,油費卻是506、372、464及647美元一噸,今年第一季更高達732美元一噸。看來二、三年內航運業復蘇機會渺茫。

希望有一部時光機器(Time Machine)讓我能隨時重返1984年那年買樓,或2003年沙士那年亦唔錯,又如重返2000年買金,甚至重返去年10月買股票。可惜,時間機器仍未發明,我們只能利用過去,分析眼前形勢然後推算未來。

個人相信,1980年開始的中國經濟正在重複1950年起的香港,2007年10月的中國股市相等於1981年8月港股;2008年11月的中國股市是否像1984年7月的香港,開始進入另一個長達13年的繁榮期?同1984年7月至1997年7月的香港經濟繁榮期不同,那段日子全球利率在回落、加上香港土地供應不足推動香港樓價大升,引發消費狂熱。中國不能過分推高樓價,未來經濟繁榮來自中產階級擴大所推動,情況同德國相似。個人相信,一個中長期上升大趨勢由2009年起在中國開始。

新興市場較易「執到寶」

為何睇好新興市場?因為全球14歲到25歲人口40%在新興市場,至於北美洲、日本及歐洲加起來只佔全球年輕人口10%,負債較OECD國家少。經過金融海嘯,新興市場股價已重返具吸引力水平,加上新興市場仍inefficient,較易「執到寶」,但經過去年10月至今年3月上升後,雖然後市仍看漲,風險卻也上升不小。

過去中國出口以OECD國家為主並多屬低附加值產品,今後中國產品將開拓新興市場並以高附加值為主。專家估計,2009年起計未來10年中國可再製造15萬億美元財富,雖然GDP增長率逐漸下降到年率7.5%(但全球只有2%),世界銀行估計,中國GDP高增長情況仍可保持多20年,今天中國消費市場仍以雙位數字(約18%)增長,美國卻是單位數。

2005年閣下如投資2.5萬美元於美國最大及最賺錢的旅遊網站Expedia,到2012年初虧損8440美元;同年如你投資中國剛上市的旅遊網站Ctrip,同樣2.5萬美元今天市值9.8萬美元,理由是2005年美國旅遊業早已成熟,2005年中國旅遊業高增長期剛開始。

David Rubenstein是凱雷公司(Carlyle)的CEO,他認為,中國可透過內需維持GDP長期6%至8%左右增長,是全球最值得投資的國家;Stephen Leeb是Leeb Capital Management Inc主席,Leeb認為,中國將步日本及南韓之後,產品由過去以量取勝進入以質取勝而維持GDP增長達8%,未來10年中國將成為最值得投資國家之一。Michael Shaoul係Marketfield Asset Management主席,管理13億美元投資,他認為中國進入房地產冷卻期,將影響未來12至15個月內地金融業,雖然中國政府不會容許國家銀行破產,但這段日子不好過。市場出現正反雙方意見十分正常(不然沒有成交),你必須站在對的一方才是重要。

許多人以為「磚頭」是對抗通脹最佳工具,事實並非如此。

樓市升跌的真正原因

1973至74年受到石油危機影響,香港通脹率達雙位數,那段日子香港樓價不升反跌,跌幅更達到三分一以上。另一次是1981至84年受香港政府宣布取消賣地分期付款影響,加上1982年香港主權談判令港元兌美元滙價由1美元兌6港元跌兌10港元,1983年10月香港政府引入聯繫滙率,港元滙價才穩定下來,這段日子市民搶購物資引發另一次惡性通脹,香港樓價亦不升反回落40%左右。1987年10月股災到1989年六.四事件,香港樓價亦回落10%。至於1997年7月受特區政府推出「八萬五」政策,加上亞洲金融風暴到2003年9月政府推出「孫九招」前,香港樓價跌幅達70%,證明樓價升降主要受信貸膨脹及經濟盛衰及政治影響而非通脹。例如1974年香港銀行界宣布為樓宇按揭做15年分期付款,令1975至1981年香港樓價出現大幅上升,由每方呎200元升至1100元,升幅4倍多;1981年樓價大跌理由是政府取消賣地分期付款變相收緊信貸(1981年前買地只需付十分一地價,餘款分10年清還)。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草簽,宣布限制香港政府每年賣地50公頃,同時銀行宣布樓宇分期付款年期由15年改為30年,才是本港樓價每方呎由1984年7月500元,升至1997年第二季12000元一呎背後的理由。

美國消費物價指數(CPI)從1930至1970年的40年間只上升122%,這段日子美元是金本位制。CPI出現較大幅度上升發生在1960至1970年,即美元滙價開始不穩定期。1971年8月美元脫離金本位制,至今40年美國CPI升了497%,上升速度是過去金本位期間的三倍,沒有數據證明CPI同美國樓價的關係。香港這次樓價上升由2003年第二季開始,到2011年第三季結束,合共8年。2012年起中價樓因需求仍存,樓價可以微升,高價樓將因長債利率上升而樓價回落。2003年9月建議大家買豪宅亦到此為止,今年開始豪宅上升空間有限。

希臘GDP只佔歐羅區的2.4%,它的成敗對整個歐羅區影響有限,為何煞有介事?目的是「殺雞儆猴」。希臘問題表面上解決了,代表整個制度仍可繼續,但不代表歐債危機已過去。


--------------------------------------------------------------------------------

一如去年10月分析,我們同時面對危機與商機,不要被眼前危機嚇倒而錯失商機。過去兩年,你有多少次看到有關中國房地產將崩潰的分析?又聽到多少次對中國政府操控人民幣的指控?又有多少文章批評中國股票不值得投資?Knowledge Speaks只有智者才聽得到,知識可以分享,但智慧卻不能。


--------------------------------------------------------------------------------

戰後金本位制有一定好處但亦阻礙經濟發展,因貨幣供應受制於黃金儲備而非客觀環境,1971年美元脫離金本位,令金價由45美元,上升至1700美元,上升37倍,今天更加不可能重返金本位制。香港樓價由每方呎100元升至1萬元,上升100倍(另加租金收入),恒生指數由1970年100多點,上升至今年22000點,上升200倍(另加股息)。機會常常有,問題是如何把握。例如在2008年8月,星巴克(Starbucks)每股8.78美元,現在是52美元,上升490%,百度(Baidu)2008年11月每股10美元,今天140美元,上升14倍,機會只留給做好準備的人。

2007年起,資金不斷由股票市場流走,反之,2005年起債券市場面對資金不斷流入,令美國政府十年期債券利率跌至不足2厘,利率大幅回落美國樓價仍然不能自2006年7月回落中轉過來,證明低利率對樓價升降影響不大。美國樓市未來值得注意五點:

一、布殊提出的減稅方案2013年年初到期,除非美國國會在今年內提出新方案,不然明年美國人稅務負擔自動上升;最近奧巴馬提出明年利得稅由35%降至28%,如獲通過有助紓解明年交稅壓力。

二、美國政府債務上限到2013年又再見頂,除非今年國會進一步提升上限,不然到2013年美國政府的借貸能力受到限制。

三、2000年至今,美國人共失去25萬億美元財富(或每人8.5萬美元),同期醫療保費上升69%、大學學費上升100%、食物價格升幅何止一倍。2012年美國人生活開支較2000年上升48%但收入未見上升,令美國中產階級生活在水深火熱中。

四、2007年起,美國戰後嬰兒步入退休期,他們有需要拋售股份及房地產,維持目前中產階級的生活。

五、2007年10月開始,全球金融界面對去槓桿化,同期各國央行又不斷增加貨幣供應形成通貨收縮與通貨膨脹並存局面,市民一方面需要面對日常CPI以年率3%或以上速度上升,但存款利率卻低至接近零。過去五年,如你存錢收息則面對每年失去3%或以上的購買力,如果投資,又面對股市及樓價大幅波動,投資市場進入避險期而非保值期,因債券牛市已結束,熊市已開始。

民主.愛情.繁榮

1990年至今過去21年,中國建成3萬哩超級公路,同期印度只完成300哩,過去三年中國強調加強教育、醫療及環保項目,至今已為偏遠山區2000萬兒童提供教育及營養食品,同期印度政府只為1000個落後地區兒童提供教育及營養食品。

一黨專政十分有效率,但好易引發貪污及腐敗問題,令人民失去「自由」,令有勢力者胡作妄為,但同樣情況在民主政權例如菲律賓、印尼、泰國、台灣、印度等一樣出現。台灣經過30年經濟高速增長期(1960至1990年),走上兩黨政治後,過去20年台灣經濟又如何?新加坡(1965年至今)一直是一黨專政,經濟表現又如何。未來中國政治到底是台灣模式還是新加坡模式?

過去很多人認為,沒民主就沒有經濟繁榮,事實證明兩者關係不大。今天人們又認為民主制度可防止貪污腐敗,真的嗎?民主同愛情一樣,未得到之前好盼望,得到後感覺上不外如此。真正重要的是:①自由;②有效率的管治;③守法的政府(無論以何種方式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