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9日星期五

羅家聰 信報專欄 一名經人 - 有人才會有經濟 留住少壯是上計

過去三周看過本港經濟的結構性因素,尤是對實質人均產值(real GDP per capita)的影響。人均產值最主要受什麼影響?傳統的生產函數會假設homogenous of degree 1、產出 (Y) 須資本 (K) 及人力(N) 兩項要素:Y = F(K,N),但人均計卻不受人口影響:y = Y/N = F(K/N,1) = F(k,1) = f(k),即人均生產函數當中沒有了「n」。是不是這樣簡單?

上述是教科書極簡化版的「教學說法」,實況較之複雜。看看Angus Maddison公元1年起的全球人口及人均產值數據,卻難說y與n無關,除非n與k直接有關【圖1】。這裏不搞理論,純看實證,經購買力平價(PPP)調整的1990年固定價格人均產值,確隨時間與人口呈線性關係。這種關係,似每當有「大事」發生後就有變,改變斜率。

隨意劃分,這些大事可包括工業革命、二次大戰、金本位倒、科網熱潮(連帶金磚四國崛起)及金融海嘯。這些彷彿都是改變全球增長模式(生產函數)的結構性因素:歷來兩大突破─工業革命及TMT熱,前者將「生產工序機械化」,大規模提升效率,後者將「生產工序全球化」,大規模降低成本,故這兩件「好事」均提升斜率(粉紅、青藍二線),即在同樣的人口增加下,人均產值增長得更快。至於「壞事」,則有三樁:具破壞性的二次大戰、推高通脹的金本位倒台,及近年的金融海嘯(黃、綠、藍線)。

消費佔GDP比重增加

由此可見,撇除一些具結構性影響的大事,人口與人均產值之對數應具線性關係。將此說套進本港,顯然合用【圖2】。人均產值有兩個統計,一是世銀以經PPP調整的2005年固定國際元(constant price G-K dollar)算,數據遠至1950年;二是本港統計處以不經PPP調整的2009年環比物量港元(chain volume HKD)算,數據遠至1961年。人口也有兩個計法:一計全港,二是只計20至64歲的工作人口(港府由15歲計起)。照計死數,每多五萬港人(過去兩年數字),以港元計人均產值增2.8%(100.2404/20-1)。

人口增長與經濟增長的關係,不妨從時間面上再看一次:無論全港還是工作人口,皆與實質經濟增長(無論全港還是人均)呈趨勢關係【圖3】。不只工作人口有貢獻,非工作人口也有貢獻,因為他們也會消費,而消費佔GDP比重逾六成,且愈來愈大。港府預測,未來人口增長會稍放慢,由近年的稍高於1%跌至2036年後的0.6%以下;至於工作人口增長則急跌,推算至2024/25年將按年縮減逾0.6%。純從官方預測論述,本港經濟前景,無論人均計還是全港計(圖3所見分別不大),不會大跌,但卻暗淡。

雖說非工作人口也對經濟有貢獻,但到底工作人口的貢獻還是較為重要【圖4】。本港工作對非工作人口比例已從半世紀前的1升至近年2.2,照計死數,比例每升0.1,實質人均產值相應升近15%(100.5954/10-1)。然則,上述兩個因素──人口與及工作對非工作人口比例,究竟哪個對人均產值的貢獻更大,更為重要呢?純看數字而無理論,現階段答不到此問,因兩個因素相關系數達0.996,同作迴歸有multicollinearity問題。不過,如果W+N與W/N都可能是重要因素,那末常識推斷,工作人口W應是關鍵。

女性人口助產業升級

將工作對非工作人口比例(W/N)改為工作人口佔比(W/(W+N)),會較易看到與人均增長趨勢間的結構性轉變【圖5】。如圖所示,1988年是工作人口佔比增長減慢、人均增長降低之年。重溫上兩周拙文,這年正是第二產業升級至第三、而消費佔GDP比例開始回升時。可能的解釋是,第三產業所需的工作人口不及第二產業般勞力密集。如果產業升級與消費主導有着微妙關係,工作人口比例便間接與人均產值有所掛鈎了(工作人口/產業升級↔消費主導/人均增長)。惜港府對工作人口比例的預測不甚樂觀,而2011年是升跌轉捩點,彷彿預示實質人均增長將由現在起進一步結構性地向下移。

觀遍整套人口數據,岔開一筆,則見本港的產業升級也似與女性人口比例有關─兩者同於1980年代初見加快【圖6】。女人與服務業,常理而言也見關係。各大店舖,不論買的賣的,多是女人,有沒有平機會也分別不大。女人shopping彷彿是天經地義,shopping屬服務業,而相應的零售貿易是近年支撐本港經濟重要支柱。看遍悲觀預測,現總算有安慰:港府預測女人佔比將續升至2039年,或許這能進一步深化產業升級。

繁榮令生育變奢侈

人口預測不如經濟預測般難,因前者變化較慢,除非有大規模戰爭、瘟疫或遷移。在最早有按歲數分布紀錄的1961年,即戰後十餘年,其時幼童比例最大,但稍呈雙峰(bimodal),30歲左右的壯年亦比例不小【圖7】。隨着經濟繁榮,生育遂變得奢侈,這個雙峰的較高一峰漸趨老化,而九七前的移民潮亦使較年長的稍低高峰磨平而消失。有幸的是,過去十年本港擺脫了九七風暴困境,加上大陸人湧入,近年的壯年比例漸再「隆起」,雖然主峰依然在老化,但隆起的新峰卻有助減慢整體人口年齡老化的速度。

從每十年一拍的峰照所見【圖8】,主峰確在穩定老化,然則可幸的是約十年後的2021已隱約見新峰。不少港人痛罵來港「白逗福利」的雙非夫婦,但其骨肉是無知而無罪的。上一代如何不對如何不着乃上一代事,但若有法吸引這新一代「留港建港」,所謂「寧欺白鬚翁,莫欺少年窮」,若干年後其對香港貢獻,較諸半世紀前偷渡來港的「雙非」,孰大孰小亦未可知。畢竟經濟由人組成,有人才有經濟;看看日本就知道。

迄今數篇,我們仍僅片面(但非散亂)地逐個角度去看主導本港長遠增長的因素。固然,最終要來個大整合的。

不過在此之前,不妨繼續逐個部位(building block)看,這讓我們看通看透箇中機制。識者會知,其實現在做的有點類似建構系統計量模型。

交通銀行香港分行市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