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日星期五

羅家聰 信報專欄 一名經人 - 對外貿易減慢 香港有何辦法

上周已見,單看本港GDP的組成部分,其實已能窺探增長引擎。上次是按產業、行業劃分,今文則按開支法再探討。開支法將GDP分四大組成部分:私人消費(C)、政府消費(G)、投資(I)及淨出口(NX),而後者則是出口減進口(EX-IM),而進、出口又各分貨品及服務兩類。

實質(real)數字不能加總,故看構成比例要取名義數字;1961年起的數字可從統計處網頁下載,但1950年代的舊數則須以迴歸估算,收錄於Tien-Tung Hsueh於1976年的「The Transforming Economy of Hong Kong 1952-1973。」

先對GDP的構成作些了解【圖1】。觀圖所見,私人消費佔GDP最初達七成半,1980年代曾低見五成半,近年回升至六成半。連同政府消費,1950年代時佔九成幾,因當時無甚貿易。1967年暴動前,本港多年來淨進口;之後貿易起飛,變成淨出口。不難發現,幾段好景日子──七、八十及千禧年代,淨出口佔比都大;近年佔比縮水,單此數字已知景況。畢竟香港是做物流、錢流、人流生意的輻射點,貿易自是命根。

出口增長 本港崛起

佔比看過,再觀各項的實質增長;為免眼花,按年數字取五年移動平均【圖2】。隨着經濟成熟、體積增大,增長減速無可避免;消費、投資兩類亦然。不過細心眼者,會見進、出口增長曾於1976至1991年的十五年間逆流而上,這正正是本港崛起之年;而滯後六年的1982至1997年,正是港人以為盲俠買樓、炒股皆必賺之年。然則所謂的「必賺」,原來只不過是碰巧經濟同期轉型的偶然結果。至於六年時差則未必是偶然,譬如金磚四國,由經濟開放到股、樓開始炒上,時差亦似六年上下(這點尚待驗證)。

【圖2】亦點出1982年之轉捩點──自當年起,進、出口增長皆開始拋離其他環節,縱然亞洲金融風暴下各環節皆轉差,但起碼截至2009年後海嘯前的四分之一世紀間,仍見這個「拋離」現象。以1982/83年作分水嶺,可見進出口對實質增長的貢獻多了,且佔最大比重,持平的消費次之,投資則最少【圖3】。由此可見,雖然【圖1】的「賬面(即金額)佔比」以私人消費最大、淨出口最小,但計「按年比解釋按年比」的貢獻則貿易最重,私人消費反而次之;而這正是「外向型」之道理所在(懂這樣解的人寡)。

好了,知道貿易重要,現可聚焦分析。本港的貿易數字,網上下載到遠至1952年,但戰前的則要找C. F. Joseph Tom的「The Entrêpot Trade and the Monetary Standards of Hong Kong, 1842-1941」的附錄(此書藏處不多)。1921年之前只能整理到本港對中、英貿易(即進、出口總和),最遠到1869年【圖4】。看這麼長,原因是要找轉捩點:原來是戰前的1935年──這年港紙面世(準確講是港銀,coins),棄銀本位而掛英鎊。

貿易帶動服務業

引入貨幣促進貿易,此乃貨幣基礎功能之彰顯;正如1971年全球脫離金本位後,環球貿易增長結構性加快一樣。然而約一個甲子後的1997年,我們見到另一轉捩點。【圖2】、【圖4】不若而同指出,1997這年,是經濟增長最大動力──貿易開始減慢之年。

進一步細觀貿易數據,會有更多發現。上周提到產業升級,原來,在第一產業完成升級至第二產業之年,大概也是轉口貿易佔比結構性減慢之時候【圖5】。這印證了,我們的轉口生意大抵與第二產業(製造、建築等)命脈相連,前者萎縮,後者也難振。

不過話雖如此,整體貿易(包進出口,不只轉口)卻並非繫於第一到第二產業的升級,而是第二到第三產業的升級【圖6】。換言之,整體貿易其實最帶動了服務業的崛起。留意貿易轉捩點(紅)時間上稍先於產業轉捩點(藍),可見產業升級是由外圍帶動。

既然服務業主導整體貿易,而整體貿易主導經濟增長,按照三段論,服務業貿易的佔比自應與經濟增長息息相關;事件上果然如是,前者恍如後者的trend line【圖7】。這不是揭開了增長引擎的「秘密」嗎?固然,科研、教育等是投入的因素(factors),但計環節,則顯然是服務貿易。換句話說,如果相信「科、教」等是重要的投入因素,若能將之用諸服務貿易這個領域,本港長遠經濟增長趨勢可望減慢下跌,甚至回升。

那末究竟「服務」怎會可以成為貿易,進、出本港?不妨將之當作功課留予讀者,待大家到統計處網頁看看服務貿易包括些什麼,以及其近年發展如何(趨勢不錯的)。

經濟結構影響人均增長

返回現實。海嘯過後,環球貿易元氣大傷,重溫【圖2】,近年的貿易增長已經跌至與消費增長不相伯仲水平。反過來看,私人消費佔GDP自有紀錄的1961年連跌多年後,1988年起掉頭回升。不過,消費佔比趨大反映經濟邁向成熟,多靠內需而少靠出口,1988年起實質人均增長趨勢卻結構性地由6%跌至3%【圖8】,儘管其時貿易怎看也勁【圖2至6皆是證據】。

這說明了重要一點:儘管經濟增長主要仍由貿易作引擎牽動,但人均增長的長遠趨勢之高低,卻不只受貿易影響,還受着整個經濟的結構動態影響。另外,在這人均增長結構放慢之際,不只私人消費佔比增加,政府消費亦然【圖9】。

今文看過貿易對本港經濟之重要性,尤其服務貿易;惜貿易之多寡非香港能話事,而轉型至內需主導,則似乎要面對人均增長放慢的「必然宿命」。昔日(1989年以前)超高人均增長是否真的已成過去,且一去不返呢?敝欄將會略盡綿力,繼續香港系列。

交通銀行香港分行市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