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4日星期五

信報 投資者日記 - 摣茄殊愚不可及?

‧政府決策者、公司行政人員以至政客都經常滿口「策略」,但往往只是空泛浮誇的橫額口號。就如奧巴馬強調推動就業,但對新經濟帶來的結構轉變卻懵然不知,堪稱庸策代表。研究部在B5 頁「投資分析」講解良策與庸策之別。

‧油價持續高企於100 美元以上,在潔淨能源等未符成本效益的「遠水」未能救近火下,以往因為開採代價高昂而無人問津的碳氫蘊藏也漸有市場。但張宗永認為油市只是喊狼來了,油價中短期升幅有限。詳見B8 頁「一瓢集」。

‧盧森堡雖然人口只有香港的7%,但人均實際產值卻名列三甲,更是繼美國以後全球第二大基金投資中心。羅家聰全面解構這個歐洲小國的經濟發展,發現不無可茲香港以至澳門引以為戒的經驗。詳見B15 頁「一名經人」。

5月3日,周四。歐洲上月「當黑」,有留意老畢昨天引用德銀發表的三十七項資產回報比較的讀者,應能一眼發現,表現最差三項由歐洲「一手包辦」。西班牙、意大利股市難兄難弟劣中之劣,不在話下;DJStoxx 600歐洲銀行股指數五十步笑百步,倒數第三。

歐洲4月份一門三「杰」,但與當地市場關係密切的本港上市公司,似未受其拖累。今年「鹹魚翻生」的思捷(330)和一度為基金至愛的老牌工業股德昌電機(179),上月分別上升2.2%和1%,表現並不失禮。

美股「土炮」跑贏

美股可不一樣,在年初dash for trash中,國際包括歐洲業務比重愈高的企業,股價走勢愈靚,首季整體回報拋離側重本土業務的股份。踏入4月形勢逆轉,國際業務對營業額貢獻最大的公司,股價反而跌得最傷。從【附圖】可見,調研機構Bespoke根據國際業務佔營業額百分比,把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細分為十個組別,每組五十隻股份。結果顯示,國際業務比重最高的一組,上月股價表現最差,平均下跌4.2%;百分百「土炮」、完全不涉海外市場的企業,上月股價整體無升跌。這種改變雖不能一概歸咎歐洲,惟最依賴海外市場的美企股價轉勢,在時間上跟歐債危機再度惡化配合得「天衣無縫」,應非純屬巧合。執筆時,歐洲央行會議剛結束,政策利率維持1厘不變,但西班牙信貸評級遭下調後首次賣債,反應較預期佳,歐股普遍造好。中港股市與歐洲資產上月合演了一場「天與地」,且看5月是中港再下一城,抑或歐洲「病豬」回春。

常聽人說,投資不一定贏,但不投資卻必輸無疑。道理很簡單,以今天低無可低的利率,把錢「齋放」銀行近乎無息可收,現金購買力卻不斷給通脹蠶食,揸茄殊焉能不輸?

假設零息已告「長期化」,生活中各個環節的成本又不能準確反映於CPI等官方通脹指標(物價升幅遠超官方統計),願意在股市或其他投資領域放手一博,不甘於「穩陣」地坐以待斃者,必然不計其數。這種人皆有之的心態,正是有能力跑贏大市的基金經理稀如鳳毛麟角,惟資產管理業在超低息環境中依然生意興隆的根本原因。

買股不買市?

「股神」畢非德視黃金如糞土,無人不知。他今春在《財富》雜誌撰文論投資,大多數人的注意力俱落在「股神」對黃金的評語,諸如這種東西不事生產,無法像農地和有本事以錢生錢的企業那樣,透過產銷糧食石油等對民生經濟有益的資源,創富之餘功在社會。然而,畢非德在品評各類資產時,首先論及的既非黃金亦非股票,而是有點像現金的高流通性美國短期債券。「股神」說,在他出掌巴郡(Berkshire Hathaway)的四十七年間,投資者若從第一年起買入美國短期債券,周而復始到期即續,每年平均回報約5.7%。聽起來不俗,但計入平均25%的入息稅,每年5.7%的回報中,1.4個百分點便如此這般流入政府庫房,投資回報相應降至每年4.3%。入息稅以外,還有通脹這種無形「稅收」;扣除後,每年4.3%的回報將點滴無存。換句話說,從畢非德1965年出掌巴郡起買入美國短期債券並不斷讓收益滾存,扣除賦稅和通脹後,四十七年間,實質(real)一無所得。不買金不買債,有名你叫,「股神」梗係買股啦。

畢非德有驕人戰績作後盾,當然點講都通,但他是「股神」你不是,從無數實證研究不約而同地顯示多達八成半基金經理長期跑輸大市,買股不買市這句話,不是人人有資格說的。

老畢近日在美國量化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服務供應商Dalbar網站發現一項研究結果,對普羅投資者也許更具「明燈」效用。這項研究顯示,連同基金管理費和各式交易徵費,股票投資者過去二十年每年平均損失5%。透過基金投資股市者,平均一年蝕2.2%;不假手於人自行投資的散戶,平均一年蝕1.3%。輸贏皆要支付的管理費、交易成本、買賣差價以至藏於細節之中的「隱形徵費」,平均每年高達3.8%。換句話說,相信基金經理選股有法或自問身手媲美畢非德的「街坊股神」,計入同永無「走雞」的各式費用後,基金投資者平均每年損失6%,而自行投資的股民則年蝕5.1%。

對股市投資的兩點思索

假設Dalbar的研究結果不致遠離事實,老畢想到的有:①過去一世紀,股票資本增值(capital gains)跟通脹率相若,即每年4%多一點,真正回報來自股息再投資。Dalbar研究顯示股票投資者過去二十年平均錄得1.3%至2.2%負回報,到底有多準確,非老畢所知。然而,從過去一世紀的統計可見,股票回報(不計股息再投資)只能勉強抵銷通脹,假如投資者一落場便未見官先打八十,不論輸贏每年皆要付出相當於資產值3.8%的費用,那麼即使過去一世紀平均每年略高於4%的名義(nominal)回報(已遠勝Dalbar研究顯示的結果)得以持續,抵銷各類有形無形徵費已相當勉強,遑論抗衡猶如「隱形稅收」的通脹。

②上世紀股市平均每年回報雖不足5%,惟九十年代卻例外,在華爾街一漲再漲下,股市年均回報達雙位數(Dalbar的統計顯示為13%)。不經不覺,二十一世紀已過了十二年,期間世界經歷一次又一次泡沫爆破和金融危機,但許多投資者仍然期望上世紀九十年代繁華盛世重現眼前,對每年雙位數回報念念不忘。

這種憧憬,正中基金管理業下懷,誓要沉醉於昔日美好時光、深信投資不一定贏惟揸茄殊愚不可及的群眾,心甘情願年年進貢;最終得益的,還不是那85%長期跑輸大市的「投資專才」?

羅家聰 信報專欄 一名經人 - 全球首富盧森堡 有何借鏡有何好?

中情局、國基會及世銀的最新紀錄,盧森堡的經PPP調整實質人均GDP排名,分別為全球第三、第二及第一;純以水平來計,還高於新加坡,儘管後者的增長較高。盧森堡有什麼值得我們借鏡呢?

首先要牢記一點,盧森堡的領土雖然比本港大逾一倍,但人口僅五十餘萬,為本港的7%。故其人均GDP在分母小的基數效應下,未必穩定。不過,盧森堡是繼美國後全球第二大的基金投資中心,亦是歐羅區最大私人銀行中心。由此可見,其細小開放型、倚重金融模式,多少與本港相似,故兩地有一定可比性。

較港更倚重地產金融

究竟盧、港的人均經濟怎比較呢?水平計是盧勝港,但增長計,起碼近年是港勝。儘管如此,半世紀來本港人均增長趨勢一路下跌,反而盧森堡卻能保持橫行【圖1】。但若只計過去十年,盧森堡的增長跌勢顯然轉急,反而本港的卻無加快。與本港一樣,盧森堡跌勢加快是1980年代後期起事。故要借鏡應取早期日子;近期則是反面教材。

比較兩地第三對第二產業GDP可見,本港自1990年代初起拋離盧森堡【圖2】。重溫兩周前的拙文,其實這現象同樣見諸星、港之間,為什麼自此盧森堡增長走下坡,而新加坡沒有?這又是比較優勢的道理。天地人的因素不同,合適的產業自然會有異。盧森堡地理上位處內陸,或許不及星、港般有沿海輻射樞紐優勢,故自盧森堡第三產業「崛起」至今,人均增長趨勢下跌至今。固然此僅猜測,是否如此還要看其他因素。

在GDP中的第三產業(服務)部分當中的金融及地產等一類,盧、港兩地比較,也是前者較為進取。1995至98年間,兩地這部分的GDP佔比大致相約,四成上下;但十年後,盧的升至五成,但港仍在四成以下【圖3】。可見盧比港更倚重地產金融。近幾年來金融尤其不景,難怪其整體經濟跑輸本港;而本港跑輸星州,其理亦在此。

若非只計佔比,而計產業增長對整體增長的貢獻,則盧森堡的第二、三產業貢獻,四十年來二八分賬。本港按產業劃分的實質增長只有十一年數據,與同期的盧森堡比,則本港第三產業的貢獻達九成,稍高於盧森堡【圖4】。顯然,本港在第三產業上比起盧森堡更具優勢,故本港第三產業比例高於盧森堡【重溫圖2】亦屬合理。不過相比星州,本港第三產業比例高但整體增長低,值得一問的是本港第三產業比例是否已經過高?

盧森堡私人消費萎縮

看過GDP的產業結構,現轉看其開支結構。比較盧、港兩地卅幾年以來的結構,可見盧森堡的私人消費佔比自1980年代初見高峰的五成幾後,一直縮減至今【圖5】。反觀本港,私人消費佔比一直維持在六成左右,近年更見趨升【圖6】。再細心比較,更見盧森堡政府消費佔比一直較本港高,這點顯然並不可取。還有,在盧森堡自1980年代後期起的人均增長跌勢期間,淨出口佔比一路上升,可見淨出口也幫不到很多。

看淨出口(出口減進口,EX-IM)佔GDP,盧比港勁,連年攀升。但計貿易總量(出口加進口,EX+IM),則自1980年代後期港勝盧了【圖7】。見嗎,關鍵不是進、出口相消之後,而是總和來計。尤其在1986至1997年及2002年至今,港遠拋離盧,那些年的本港人均增長多高於盧森堡【重溫圖1】。於此,盧森堡反而應借鏡於本港。

看過佔比,現也同樣看看每個GDP開支類別的增長,對整體增長的貢獻【圖8】。觀圖所見,兩地進口的「貢獻」都是倒扣三成,故其餘幾類合共七成。當中,私人消費不單是在佔比上港較盧大,在貢獻上也是較大。另外,本港政府開支增長的貢獻極小,所以那些常開口埋口索取港府的,實無助於造大個餅。至於在淨出口增長的貢獻上,盧也比港稍高。但到底對盧增長貢獻最大的還是私人消費,佔比連年縮減實在不利。

跟開敝欄本系列者,概知看過GDP本身後,接着是人口、研發、科技等環節了。國基會和世銀皆有兩地的人口數字,前者紀錄長後者十年;不過兩套數字頗有出入的,但趨勢尚算一致,故論勢而言影響不大。趨勢所見盧比港好,本港人口增長浪低一浪,但盧的近廿年來拾級上升;就以最近年的增長水平來計,盧也比港高出起碼半個百分點【圖9】。有人才會有經濟,人多未必推高TFP,但起碼投入多了,產出也傾向增多。

不過,盧森堡在工作人口的勢頭上卻不及本港。整體人口增長快,怎也利好經濟,因為人縱不工作也總要消費。然而從供應(產出)而非需求(消費)角度而言,則本港15至64歲的工作人口比例卻顯然遠高於盧森堡近一成。不過這項指標僅屬目前優勢,一如本港工作人口比例「目前」也高於新加坡,但生力軍不足,不久將來自然會逆轉。所以這比例是「周期性」的。過去數年,盧森堡的工作人口比例亦有見底回升迹象。

本港優勢在第三產業

人口方面盧或勝港,在研發開支佔GDP方面,則顯然是盧勝了。從世銀截至2009年的數據所見,盧的研發開支佔GDP比港多逾一倍【圖11】。本港這方面素來都弱,沒法子了,急功近利心態使然。然而盧森堡也很靠地產金融,為何該國不太急功近利?畢竟該國夾在德、法中間,前者學術見稱、後者藝術聞名。香港?身處暴發大國嘛。

最後看看科技。從世銀的高科技佔製造業出口比例可見,今回盧遜港了【圖12】。科技的含義在技多於科,重應用性,有些地方善於研究理論,但卻未必長於開發產品。港人以靈活變通見稱,在用人家發明、發現的理論來大賺一筆就最拿手了。解得通嗎?

在下總算遊覽過不少地方,但偏偏未到過這兩周寫的新加坡及盧森堡。三周以來,數據是真的,但解釋是作的。別笑,社會科學的原則本是如此,解釋(理論)是作的,最緊要有數據支持,沒找到不認同的數據就可以了。今文看過,盧森堡值得本港學的,大概是1980年代後期以前。但從【圖2、5、6、7】所見,昔日兩地的分別似乎不大。縱有分別,也是近1990年代前後,而這正是盧森堡人均增長始跌之時。如果說借鏡,應是她們借鏡我們。畢竟我們也上了一課,知道什麼應引以為戒,懂取長時亦曉捨短。

我們知道,我們的比較優勢在第三產業,只差是過去廿年不斷膨脹,有否過了龍。這已非定位問題,而是拿捏是否準確。去到如盧森堡般過分集中於某產業中的某幾項,一浪打來就無法分散經濟風險了,此乃澳門也要引引以為鑑的(儘管其人均GDP極高)。於此,產業均勻的新加坡就穩陣得多了(見前文),大陸話講是拔尖之餘亦不忘補底。

這一課的另一啓示是私人消費其實十分重要。隨着經濟愈趨成熟,情況便更如此,這點相信大家都已明白,不多贅了。至於最後則是人口、研發,份屬人口量與質方面。本港於此虛耗多年,無論星、盧皆勝本港,如現還不急起直追,長線前景就真黯淡了。

交通銀行香港分行市場部












林瑞芬 內銀被沽 不需驚慌

受淡馬錫減持建設銀行(00939)及中國銀行(03988)股份套現影響,恒指昨回挫59點,收報21249點,扣除建行及中行成交額,大市實質成交額約477億元,顯示回吐溫和,守穩圖示20250支持軌未言打斷挑戰21500之勢。

內銀股沒有大升衝動,中移動(00941)又發揮托市功能性,昨突破阻力的88元,收報89.05元,升1.9%,始料不及,按圖勢企穩88元順勢上升通道挑戰約92元。

內銀股毋須氣餒

周二提過,恒指強勢配合交投衝21500的條件未足夠,內銀股乏催化劑似乎有所印證。淡馬錫一向為內銀股超級Fans,此舉減持套現對內銀股至少帶來心理壓力,建行及中行昨均跌3.1%,可見一斑。幾隻國有制內銀股盈利增幅不及股份制為佳,現更受減持影響,相信需時消化壓力,但相關國有制內銀股的大跌空間料有限。

一,股息勝在夠高,按附表彭博綜合預測建行有5.2厘、工行(01398)有5.4厘、中行有6.2厘、農行(01288)有5.5厘,基本上,大大超越港、美、歐等一年存款年利率,亦高於內地一年期存款年利率3.5%,是有一定投資價值吸引力。

二,從近月官方版製造業PMI回升啟示,大、中型國企為主的企業營運改善,由於國有制內銀股的放貸更多的面對此類企業,就相關企業營運環境改善,對貸款的質素未趨惡化具一定保證。

三,A股的這隻小牛正在成長,隨着改善資本市場惡習的措施陸續推出,奠定牛市基礎,作為內地重要股指重磅股之一的內銀股,除非業務突然有所衝擊,破壞收入溫和增長之勢,不然要靠內銀股發力是不會跌得太深。微觀昨日A、H股內銀股對淡馬錫減持表現,中行H股跌3.1%,但A股只跌0.3%;建行H股跌3.1%,但A股只跌0.8%。可見,A股持有者信心十足。

四,深成指昨報10468點,上漲43點,漲幅0.42%,成交785億元,深成指率先創出年內收市價新高。評上證指數,已到關鍵關頭,昨收報2440,微升1.64點,若短綫能突破2470,衝破高位呈一浪高於一浪走勢的話,A股的中期升勢緩延更為明朗的話,內銀股要助陣助股指上衝,A股自不然帶動到H股回穩。

總括而言,承前判斷國有制內銀股雖然暫不能有催化劑帶來股價大躍進驚喜,但也有足夠防守能力,大跌水位料不深。

技術上,被淡馬錫減持的建行及中行,按圖示,關鍵支持位在5.7元及2.8元,回調能力守其上,以時間消化沽壓可考慮收集,昨收市價分別收報5.97元及3.16元。

新股表現見改善

新股表現低迷一時,海通證券(06837)憑天時地利改寫,以每股招股價10.6元及昨收市價11.5元計算,帳面至少有利潤8.5%。去年新股上市踴躍但劣績化亦令投資者卻步。近期香港證監會對失職保薦人兆豐資本(亞洲)發最高罰款金額,希望有助改善新股的質素,從而挽投資者信心。現在企得出來招股的新股,見後台都很硬凈,好像在招股的中國城市軌道科技(08240),大股東就有世界領先的自動售檢票清算科技供應商——澳洲Vix集團及由北京市國資委全資擁有的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從事公共交通信息化系統解決方案供應,行業有一定獨特處,主要客戶包括北京地鐵、港鐵、九巴、城巴及新巴等。要數風險可能是其發展領域太集中北京。

歐債破解新思路

歐央行昨議息決定,維持指標利率1厘不變。恒指破高位時機有待成熟,法國大選不明朗因素待明朗,目前民意主要在社會黨候選人奧朗德。從近月歐元區PMI呈惡化趨勢,失業率又創高,顯示去年底的LTRO只遏止到銀行體系暫時不受歐債問題困擾而崩潰,但無助刺激經濟增長。歐債問題困於死胡同,大家勒緊肚皮以謀達到財政目標的同時,就會對經濟有所重擊,所以近月多了聲音要求不要歐元區只盲目削赤,還要顧及振興經濟。當然,問題亦是矛盾,搞活實體也需要餘錢,目前那些重債國就是無多餘錢。法國將於本周日進行第二輪總統大選,接續是6月份召開的歐洲峰會,這中間會有機會就處理歐債問題改變應對方法,或轉向探討在毋須放寬財政政策的情況下如何促進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