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6日星期一

John Mauldin - 美國經濟 榮辱互見

眾所周知,美國面臨艱難抉擇已無可避免。社會保障與聯邦醫療保險方面的無資金準備負債已高達50萬億至80萬億美元,日後更將有增無減。無論如何,負債數額之巨已達不勝負荷的地步;非但不得不變,而且已經形成改變之勢。美國必須及時痛下決心作出抉擇,否則只有在市場現實之前低頭受制;遷延愈久,所面對的抉擇只會愈艱難,所承擔的後果亦只會愈痛苦。

本欄今年以來已連續三期探討過歐洲各國所面臨的抉擇,今期則聚焦美國,深入剖析「削減開支」、「向有錢人加稅」,「減少浪費,打擊貪污」,以至「三管齊下」等提議,權衡各種選擇之間的利害關係。

近百年來,美國國會一直推出惠及社會各界的稅務優惠政策,現行計劃之中就有超過 3,000種有削減餘地。事實上,如能將所謂「稅務開支」(美國納稅人所得的減免)一概刪除,美國預算就會近乎平衡!但現時卻有團體認為,上述減免優惠全都跟美國前途攸關,其中以慈善、按揭息率減免或農業補貼等開支較大;而涉及保障某類行業競爭條件以至生存空間的稅務寬免,開支則相對較小。市政債券息率減免由於有助減低融資與貸款成本,撤銷減免就會導致市政府息率飆升。至於入息稅補助一類開支,更被視為對低入息階層的支援措施。

至於美國未來幾年所面對的問題,任何抉擇都不易為,不論任何選擇,亦會引致各種長期以及短期後果。削減開支短期內將減低GDP以及政府稅收,有如緊縮措施在歐洲引致的後果。至於加稅,亦將在短期內拖慢經濟發展,同時長遠削弱私營機構聘請員工的潛力。當然,假使選擇明確而易於取捨,即使陷於當前政治僵局的政客亦不致束手無策。

假若美國不及時作出抉擇,在2013年前控制財赤,就定將礙於政治現實而最少延至 2015年甚或2017年才有望達致控赤目標。假使在2015年達標,美國財政狀況充其量只能與意大利現況等量齊觀;但如延至2017年,美國就更可能落得有如希臘的下場。希臘經濟已慘淡收場;意大利亦前路維艱,如非陷入衰退而復蘇緩慢,就遲早唯有債務違約一途;除非德國容許歐洲央行針對意大利債券孳息率(西班牙債券亦難幸免)做工夫,讓意大利困局僅止於衰退;而假設希臘與葡萄牙均退出歐羅區,歐羅幣值也定必大受打擊,而通脹問題將更形惡化。

美國在爭取平衡預算過程中,自然不願面對衰退或聯儲局將財赤及債務貨幣化的難關,因為美國一旦陷入如此的兩難局面,全球經濟亦必受牽連。美國如未能及時在2013年達致控赤目標,就必會在醫療、軍備、教育、退休金等基本服務方面大幅削支,並將稅率推向令人匪夷所思的新高。

或問美國經濟是否真的如斯嚴峻?筆者認為確是如此,按經濟常理可知,無論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無了期處於財赤佔GDP 8%至10%的狀態;即使大膽假設十年之內也不會出現衰退,目前經濟也就是在可見將來的趨勢。至於美國,聯邦債務佔GDP比例已即將超越100%。由於債務還本付息代價終會重得難以負擔,為求顧全大局,甚至各種基本服務預算亦遭波及。危機當前,全民皆兵,總得有部分人須為整體社會而作出犠牲。

幸而美國所面臨的抉擇,基本上只在於決定醫療服務範圍以及誰人支付的議題上。如要維持現行醫保計劃,則必須加稅或削減其他計劃開支,否則只有徹底改革現行醫療制度,又或者加稅、削支以及改革三管齊下。不可忽略的是,為減赤而加稅,將會影響目前及日後的失業率。

筆者打算由今期開始,以個人經歷作例,深入探討美國抉擇的種種後果。歸根到底,美國所面臨的抉擇主要關乎就業和醫療兩方面。不論選擇任何方案,這兩方面都難免受到牽連。既然美國剛公布就業數據,下文先以就業數字為討論起點。

解讀就業數字

據最新發表的非農業就業報告,新增職位不但高達24.3萬份,而且並非集中於醫療和飲食業,而遍布各行各業;失業率亦降至8.3%。

報告發表之初,有評論認為失業數字所以下降,原因在於有110萬人脫離就業大軍,不再繼續求職。單從統計數字表面看來,或許會得出類此結論。但報告中其實隱含頗多耐人尋味的數據,有待我們深入發掘。

首先,美國勞工統計部每逢1月都根據最新資料調整上一年的統計數據;今年更作出大幅調整。美國整體勞動人口其實並無下降,以為人數有所下降者不過忽略這百多萬人實為勞工部根據2010年人口統計數據而得出的較準確數字而已。換言之,美國戶口普查所得的人口數字變化其實發生於2010年以前幾年之間,勞工部不過為求精簡,而將數字集中在1月反映而已,而且報告之中亦已作出如此聲明。

在十年期內按每個月計算,100萬人其實並不算多。單就報告表面數據,亦看似約有 120萬白種男女在上個月的就業人口中消失;而拉美裔就業人數卻增加80萬。類似反常現象還有不少,但都可歸因於將近期2010年人口統計數字納入報告之中。由於人口統計局顯然發現美國的拉美裔與亞裔居民人數遠高於2000年,勞工統計部亦唯有在就業人口數字以及估計中作出相應調整。

鑒於大幅調整在所難免,統計數字實在未可盡信。去年勞工統計部每月調整就業人數,由於新增職位隨經濟復蘇而較預期為多,所作修訂往往上調居多。在上次衰退期間,該部則須下調先前估計數字。因此,問題在於如何根據某種模型作出估計,而模型本身也可以適時改動。對箇中程序有所認識,就明白按月計就業人數純屬估計數字而已。

以上月為例,勞工統計部發布的新增送貨員職位就多達42000份。由於網上購物日形普及,聯邦快遞以及UPS等速遞公司增聘人手以應付節日需求也就不足為奇。但這類職位實屬臨時性質,而勞工部亦往往利用季節調整修正差異。筆者一位朋友上周向該局查詢後得知該局已知問題所在,今後將在統計模型中加入節日增聘人手一項考慮因素。因此,明年12月這4萬份臨時職位將不會在數據中出現。2011年的臨時職位已納入經修訂後的12月份數字之中。

如在上月公布的新增職位中扣除42000份臨時職位,新增非農業就業人數就會幾乎變為負數;這對股市又會有何影響?但如採用現時的修訂數字,新增職位就有20.7萬份之多,數字自然可觀得多,而且亦遠勝預期。根據修訂數字,近一季以來每月新增職位平均有20萬份。

這正是問題核心所在。上述估計數字就是勞工統計部所能掌握的最理想數據;該局對如何作出估計自然心裏有數。當然,各位如對改良統計方面有任何高見,歡迎踴躍發表。

實則任何估計都屬難以作準;雖然估計數字大致上接近實際情況,但即使發表多年仍可作出相應調整。投資者煞有介事,對估計數字如斯重視,筆者倒覺有趣。

至於股市因有利好消息而沖昏頭腦,就絕對談不上「有趣」,因為就業數字雖然不俗,但卻未如理想。要追上人口增長,美國每月新增職位就約需12.5萬份;亦即每月已經額外開設了大約12萬份職位,於是得以將失業數字降低。美國近兩年來已創造近300萬份職位,但現時還需再新增700萬份職位,才能回復到2007年的就業水平。【圖1】顯示美國截至上月為止的職位總數。

即使將這百萬就業者重新分為拉美裔、亞裔、黑人幾類,職位數字仍然減少700萬。正如筆者去年為文指出,即使每月新增25萬份職位,仍要大概五年時間才能重返2007年就業水平;但先決條件是期間並無出現經濟衰退。要達致如此增速,就必需像上世紀80、90年代般出現電腦和科技等嶄新行業和職位才能成事。

難怪上周一公布的美國消費信心指數由64.8點(調整前為64.5點)跌至61.1點;其中以現況觀感的成分指數跌幅最高,由46.5點(調整前為46.7點)跌至38.4點;期望成分指數由77點(調整前為76.4點)微降至76.2點。信心指數下跌與市場預期背道而馳,反映雖然就業數字遠勝預期,消費者對經濟復蘇信心依然不足。由此可見,統計數字即使漸見改善,但與大眾觀感仍有落差。

  雖然就業數據表現令人振奮,但仍須注意勞工統計部報告中的工資與入息數據。圖2顯示實質(經通脹調整)可支配個人入息雖曾長期緊隨通脹增長,但自2000年以來卻一直表現呆滯。

【圖2】中數據顯示可支配入息五年內增幅甚微,但實際情況其實更差。【圖3】顯示政府轉撥款項(包括不同社會福利及補助)佔可支配入息比例自2008年初以來不斷增加。缺乏這些政府開支,消費開支表現就會更遜目前;聯邦財赤情況亦大同小異。


專門追蹤資金流向的投資研究機構TrimTabs向以追蹤聯邦預扣稅方式來預測就業數字。根據以往數據,預扣稅項愈多,職位數字亦愈高。但近月數據卻顯示職位數字較勞工統計部估計為低。

筆者認為問題主要在於就業人數雖有增加,但入息較低卻導致所繳稅款減少;箇中情況則未能在統計數字中反映。雖然每小時平均工資跌幅有限,但自僱入息卻未有包括在內。由於被迫轉為合約或顧問形式的「自僱」就業人數漸見增加,統計數據未能全面反映入息下跌現象。

學歷要求 每下愈況

據Liscio Report主筆鄧恩(Philippa Dunne)指出:

「勞工統計部上周三發表截至2020年各行業職位預測數據,其中反映的情況未許樂觀。預計職位增幅最高的五種行業為:註冊護士、零售業推銷員、家居醫療助理、個人醫療助理、辦公室文員;其中護士只要求副學士學歷,文員只要求中學畢業;其餘三類甚至毋需中學畢業已能勝任。預計職位增幅最高的首20種行業中,只有五種要求副學士或以上學歷;未來十年內預計新增職位總數中,估計只有30%要求中學程度;40%只要求中學畢業證書;要求學士或以上學歷的職位比例不足20%。近四分三職位只需短期在職訓練就已足夠,而85%更毋需相關工作經驗。

「一味鼓吹學歷有價的政客與所謂專家,以及以為失業率居高不下實由職位與技能錯配所致的一派論者,都應該參考一下上述預測數字,因為其中反映市場需要的主要是低工資兼低技術工種。雖然美國目前仍是全球頂尖科學家一展所長的理想國度,也是種種偉大發明的原產地,但要維持這種優勢,卻難望依靠上述預測的低學歷、低技術勞工需求;唯有寄望今後情況有所改善。」

筆者長子亨利(Henry)曾經半工讀八年之久,靠藍領兼職工作最終完成大學課程。畢業後一直努力求職,即使性格和技能兼備,卻始終與面試無緣。原因很簡單,他缺乏白領和零售的經驗。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一張大學證書之外,還得有相關的工作經驗,才有機會入選面試之列。

「希臘化」有跡可尋

想深一層,筆者之前分析歐洲經濟危機時,未免不留情面;例如指出外貿失衡與勞工成本差距等問題。由於希臘勞工成本增幅高於德國30%,除非希臘退出歐羅區,否則只會面對工資日趨下跌;葡萄牙以及其他歐盟周邊國亦將同一命運。

以上分析至少理論上合乎經濟學原則,但要說服希臘就業者接受該國工資較德國高30%的事實,卻是另一回事。為了國家大局着想,希臘就業者必須減薪並且節衣縮食;但政客又豈敢如此開罪選民?最佳辦法唯有暗中勸喻而已。

實際上美國所遭遇的情況與希臘大同小異,由於來自中國、墨西哥以至本國勞工市場的競爭,美國工資已普遍下降。在美國南部,汽車生產的僱員成本較底特律工會屬下員工低約五成。營商環境、成本、稅務已成為就業與選擇企業據點的主要考慮因素。

美國工資差距情況亦與希臘所面對的情況相若。當然,美國資金充裕,而按每小時產量與成本計,勞動人口生產效能確實驚人,不過低技術生產職位正日漸外移。雖然美國製造業近期出現復興跡象,但所需主要為高技術工人。由於工人平均產量較高,生產商因而得以聘用較少工人亦足以維持以往產量。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礦業(天然資源)與採伐業僱員人數其實較製造業為高。

醫療保障 誰能負擔?

筆者不妨以親友親身或耳聞經歷為例,與各位分享對美國醫療保障現狀的一些觀察。Morgan Creek行政總裁尤斯科(Mark Yusko)友人雖然家財千萬,但由於年過65歲,最近接受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所需的28.8萬美元手術費卻仍可透過聯邦醫療保險計劃全數支付。筆者先此聲明,實在無意批評對方;家母亦得享退休軍人家眷福利與聯邦醫保以及社會保障;筆者本人到有需要時大概也會享用此等保障。但假如筆者入息有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般豐厚,就可以15%稅款支付所有醫療費用。

彭博高級經濟師亞馬龍(Rich Yamarone)去年也接受過搭橋手術,而9萬美元的手術費也由僱主提供的保險悉數支付,他自己毋須支付一分一毫。既有保障,任何人都自會樂於享用。

此外,筆者一位好友最近接受了髖部手術,但由於保險公司指有關病患投保前已存在,所以不列入受保範圍;就連其他跟進檢查費用亦不受保。吾友後來發現需接受髖部更換手術,由於無法負擔手術費,唯有強忍日趨嚴重的痛楚,靜候律師代為爭取保險公司作出賠償。

筆者次女數周前經掃描診斷出甲狀腺腫瘤,於是筆者覓得在達拉斯本地最有名的專科醫生,由於醫生表示切除腫瘤手術以及隨後的活組織檢驗事不宜遲,已安排本周二進行手術。

筆者子女中唯有次女未有醫療保險,筆者原以為待她就業時即可受僱主的醫保保障,如今證明這種想法未免失策。

據這位名醫透露,腫瘤如屬良性,手術費雖非便宜,也比筆者想像中低;但腫瘤如屬惡性,則藥費可高達兩三萬美元。假使發現是甲狀腺癌的話,差堪告慰的是現時已有可以徹底治癒的療法。

跟服務於醫療界的朋友,尤其是護士等前線員工交談,就可知美國醫療系統如何百孔千瘡,令筆者有時亦不禁吃驚。問題不純在於資金不足方面,也在原來設計的保障範圍太廣,以致露宿者、精神病患者、吸毒者等無力自顧而且忽略健康的一群,到頭來對醫保系統構成沉重負擔,以致資源緊張而未能全面照顧其他受保者所需,更令真正需要醫療服務的人保費增加。

困局當前,令人不禁要問:美國醫保是否一場騙局?為免失職指控惹上官非,醫生大都不問因由進行各項檢驗,以致醫療成本上漲;令人難以置信的醫療技術不足,是否政府的規管抑或保險限制和繁文縟節所致?美國醫療成本遠高於世界各地,但卻無顯著優越成效原因何在?

美國醫療界人才濟濟,但卻因工作過量、制度僵化而極力求變。

面對醫療成本日漲而稅率日增是否只能繼續啞忍?是否應任由官僚操控成本,即使時薪只得15美元,難以負擔卻仍須購買醫保?還是應由「自由」市場與私營保險公司與保障機構議定醫保價格?需求永無止境,只因所有人都不忍親友受疾病或傷患困擾時得不到最佳的醫療服務?

答案似乎十分簡單:我們需要的是全民醫療保障,只不過一國之力始終有限;其他國家的全民醫保亦與美國的一套大異其趣。善終服務畢竟佔醫保開支中重要一環,這方面的服務又能否實行配給?一旦出現醫療失誤,受害者又是否甘願放棄法律訴訟權利?

美國醫保制度問題根源,在於未能向二戰後嬰兒潮世代兌現承諾,給他們較佳醫療保障,因為要達此目標,就必須大幅改革稅務開支方式。事到如今才將稅務提升,即使只是接近所需水平,卻必然導致經濟衰退、失業高企、職位減少而又工資偏低的惡果。

至於其他實行全民醫保的國家,有關制度亦非一蹴而就,而是歷經漫長適應期才能成事。

美國能否重整經濟?其實情況將一如希臘,歷經十年整頓之後又將是一條好漢;只不過期間必須忍受經濟苦果而已。

以加稅方式支付現時各種計劃開支,適應期將達數以十年計,而期間亦將導致美國陷入經濟蕭條。撇開經濟現實不談,前總統喬治布殊的減稅措施還有待處理。終止稅務寬免所得稅款,還不及各種計劃以及社會保障、國防、教育、公園、勞工統計部等服務開支的十分一。

但如不及時在財赤、稅務、醫保方面作出明智抉擇,就只會聽由市場以息率方式迫使美國面對更為艱難的抉擇。美國的抉擇大限幾年之內就會臨頭。

加稅將造成短期以及中期影響。稅收佔美國經濟收益比例上升至30%繼而40%,將令百姓苦不堪言。根據民調結果,削減醫療服務定然不受歡迎;但加稅亦同樣招致大眾反感。如何維持醫療服務而又同時財來有方,勢將成為美國人面對的兩難局面。

任何應對措施都將在未來幾十年影響美國就業市場。就業與醫療方面可供選擇的對策自然各有理據,但實際決策過程卻異常複雜。無論如何,即使選擇按兵不動,亦無可避免要付出代價。

作者為著名投資分析專家,其前沿思考(Thoughts from the Frontline)是目前全球發布範圍最廣的投資通訊,擁有過百萬讀者。

John Mauldin擁有極強洞察能力、擅長解構複雜的金融現象,每周對華爾街、全球金融市場和經濟歷史提出精闢見解,極具參考價值。

《信報》為大中華區唯一刊載John Mauldin 投資通訊的中文媒體, 內容由《信報》翻譯,「前沿思考」及「跳出思維定式」分別於每周一、周四在《信報》(精華版)及信報網站www.hkej.com(全文)刊出。



曹仁超 - 恒指進入扭手巾仔式上升

BT曾又在作出空洞的恐嚇,忘認1997年8月他曾預言聖誕節前經濟復蘇及2009年12月預計2010年出現雙底衰退。大家請記住,人是沒有預測能力的。兔年如果你的投資回報率是零,恭喜你。如果你的投資回報率是5%或以上,你有資格做基金經理!因65%投資者在兔年回報率是負數。

上周聯儲局17位成員當中有7位認為2014年前美國毋須加息,並估計2012年美國GDP可上升2.2%(去年第四季上升2.7%),2013年可上升3.2%(如果做得到真的唔錯)。歐洲方面估計今年GDP收縮0.5%、日本可能是零增長、中國仍有8%增長。恒生指數由16000點已反彈4000多點,再次證明當人人悲觀時,是入市的好機會。

美股出現黃金交叉

去年七月恒指50天線跌穿250天線即死亡交叉,但很少人相信未來3至6個月股市會大跌,結果去年10月恒指見16170點。今年2月1日美股出現「黃金交叉」,很少人相信未來3至6個月美股會上升!美國過去60年歷史(1950年起計)共出現26次黃金交叉,其中21次在未來3至6個月是上升平均升幅5%(2009年那次上升20%,2010年10月那次上升12%)。如美股未來是上升,港股又如何?

恒指已出現雙底。第一個底在去年10月思捷環球(330)見7.55元、國壽(2628)見17.04元、利豐(494)更在8月見10.82元;另一個底在去年12月,新世界(017)見6.13元、合和實業(054)見18.56元。恒指形成雙底後,開始進入扭手巾仔式上升。(如不知道何謂扭手巾仔式上升,便沒有資格評論股市)。

1987年格老上任聯儲局主席後每次股市回落後他便減息,形成著名的「Greenspan Put」,令美股由1987年10月股災後出現一浪高於一浪直到2007年10月,在美國股市史上出現少見如此長的牛市(由1982年8月至2007年10月共25年)。2007年10月美股回落聯儲局又再開始減息,一直減到2008年11月0.25厘仍然無效,代表著名的Greenspan Put已失去威力,理由是美國經濟自1987年10月到2007年10月這20年過份槓桿化,令減息起不了作用。

貝南奇在2009年3月推出QE才算扭轉劣勢,當QE在2010年5月完成後股市又再回落,2010年8月聯儲局暗示推出QE2並2010年11月推出,支持了美股上升到2011年5月,其後因為沒有QE3美股又下跌,到下半年只有推出OT2。其實Greenspan Put在2001年作用已減退,2001年1月聯儲局開始減息但3至9個月後的美股並沒有上升,有人歸究受911事件影響,利率由2001年6.5厘一直降至2003年中的1厘,美股要到2002年10月才止跌回升。

這次減息更由2007年9月6厘降至2008年11月0.5厘仍然無效,最後只有依賴QE了,上周貝南奇更認為2014年前不加息。「利率」及「貨幣供應」是兩種刺激股市及經濟十分有效的工具,但亦有極限,如用得太多亦會失效例子如1990年後的日本。

2003年至2007年美國消費者利用樓按共借入2.2萬億美元,2007年10月開始去槓桿化(其中35%變成壞賬)。目前美國私人負債只佔GDP的11.5%(2007年10月佔14%)已到安全水平,反之歐洲地區減債2011年才開始。參考美國過去表現,歐洲今年是減債最高潮,2013年開始穩定下來。

美國重振旅遊業

世界經濟失去美國同歐洲這兩大火車頭後,其他國家如何保持GDP高增長?參考瑞典經驗,1991年至1993年克朗貶值34%後,1994年起出口保持年增長10%,南韓在1997年貶值50%,令南韓電子產品大量侵佔日本產品在世界市場。美元自2001年起至2011年5月亦貶值不少,今年更開放旅遊業。自2011年911事件後美國為了反恐,來自旅遊業收入由2000年佔全球17%下降至2011年只佔11%,這次向中國等國家開放旅遊業,估計到2020年可為美國創造130萬個職位及帶來8500億美元無形收入。

自2001年12月11日中國加入WTO,轉眼已10年多,今天中國已是世界工廠。但在原材料漲價,人民幣升值、工資上漲壓力下,2008年11月中國政府決心以「內需」作為未來經濟增長另一動力,結束過去過份對出口的依賴。2009年的中國經濟復蘇是透過推出四萬億人民幣刺激經濟方案,透過刺激固定資產投資去拉動經濟重新增長,後遺症是令內地通脹率急升。到2009年8月人行需要作出微調去壓抑樓價上升以免走上1980年代日本的老路。2011年12月人行結束微調,2012年中國經濟開始緩步跑,上證指數由去年12月2132點起步走。

中國貿易結構一、入口原材料、出口製成品,即以加工貿易為主。二、進口高端產品、出口低端產品,賺辛苦錢。例如2010年鞋類出口已達99.3億雙、全球90%打火機在中國境內生產。隨着「三廉」時代結束,在2007年中國政府早已出台一系列政策,目的是減少對低端產品出口的依賴,進軍高端產品,由「代工」時代走向「品牌」時代卻困難重重。至今為止中國品牌很少能在國際市場上建立地位。

內地樓價由1994年起步到2011年年中亦達高峰,未來亦需很長時間做調整。2012年起中國政府希望以服務業帶動經濟增長,暫時未見成效,理由是美國經濟結束了由1982年到2007年建基於金融借貸的繁榮期,雖然聯儲局不斷向私人銀行注資,解決私人銀行因為失去大量「股本」而失去的放債能力,但私人銀行管理層面對手上大量「呆壞賬」,對私人貸款早已失去信心,新注入資金主要用作購買國債。2011年美國政府財赤相等於GDP的8%、負債等於GDP的80%到98%(睇你點計)。以目前利率計一年利息支出相等於美國GDP的2%(或政府總收入16%)。如政府透過減少開支去滅赤,可令稅收減少及令GDP減少1.5%,反之如政府繼續增加負債,未來利息支出所吃掉的GDP比重愈來愈多、遲早出事。

中國大建公屋撐經濟

上述是美國政府所面對的困局,意大利政府負債已相等於GDP的120%, 10年期國債利率已升上7厘,單單支付國債利息已佔去全年GDP的6%。你話點救?美國國債到2013年亦相等於GDP的100%,到時利率可能升上4厘,即政府總收入25%將用作支付利息,到時亦好難救。此乃去年6月美國QE2結束後個人認為美國沒有再推出QE3的能力。美國、歐洲或日本今天的局面並沒有easy way to get out。

2012年起中國政府宣布,未來5年每年建700萬個住宅單位作公共房屋,較2008年至2011年每年300萬個上升一倍多,甚至超過過去所有私營企業最高一年建屋量500萬個,去解決房屋供應短缺問題,相信可阻止內地屋價在未來5年進一步上升(估計樓價回落30%左右)。但興建上述公共房屋邊際利潤只有8%,而非過去私營房屋邊際利潤高達25%。如此巨大的公共房屋建設計劃可刺激未來中國GDP保持高增長,類似七十年代香港的「十年建屋計劃」或台灣的「十大建設」,政府大量投資公營房屋,令建材股在未來5年不愁生意,為大量建築工人提供就業。中國以「十大建設」時代取代過去由「出口拉動經濟」。

城邦經濟vs大國經濟

歐羅10年前正式面世,但一旦遇上大問題國與國之間的矛盾又浮現。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結束歐洲各國失去大量海外殖民地,令歐洲又重返「城邦經濟」結束「大國經濟」。過去想法是透過歐羅再次形成「大國經濟」,現在看來困難重重。

中國經濟自秦始皇統一列國之後,出現「漢、唐」盛世,理由是統一令中國經濟由「城邦經濟」走向「大國經濟」。從前諸候割據各自為政把中國分成一片片土地,一小片土地服務一個諸候所建立的城鎮,形成大量小規模經濟體,自然「好」極有個譜。秦始皇統一列國後,中國經濟由過去以一個個城鎮為主的經濟模式轉化為大國經濟,各地互通有無加上對外通商形成規模效益,造就大部分時間中國GDP佔全球四分一。

反觀歐洲在16世紀前因為停留在「城邦經濟」,整個歐洲分裂成許多個細小國家各自為政,經濟實力自然不及中國。其後荷蘭發展航海技術透過海上通商而漸富起來,然後是葡萄牙接着是西班牙支持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利用來自南美洲的黃金、白銀而富起來。十五世紀西班牙人的奢侈生活支持了法國、德國及英國的工業,英國為發展工業到海外找尋原材料,而令航海事業一日千里,透過建立大量海外殖民地為英國工業提供原材料,最終引發工業革命。

先進科技擊敗工匠經驗

航海技術的發展令歐、亞兩大洲的經濟形勢改寫,因為農業社會的GDP增長率極慢、工業社會的GDP增長率較農業社會快許多,相比之下由16世紀開始中國經濟漸變成落後。另一方面歐洲各國為爭奪海外資源及市場,導致兩場世界大戰令美國迅速冒起,因為美國一開始已是「大國經濟」,最初停留在農業社會經濟實力仍弱,到1900年歐洲人因逃避戰亂,大量移民去了美國令經濟迅速工業化。美國本土既擁有豐富的資源亦有大市場,經濟自然迅速繁榮起來,更何況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軍事力量雄霸全球。

中國雖然自秦朝開始進入「大國經濟」,但中國人太喜歡做「官」,所謂「仕、農、工、商、兵」中國讀書人皆去了做官或從事文學,形成其他行業的發展只有依賴文化水平低的人或讀書很少的老粗。中國的生產技術發展主要來自工匠的經驗,反之西方到了15世紀西方讀書人開始質疑「神」到底存不存在?為求證神是否存在,他們不斷研究各種物質的起源,其研究結果大大影響農業、工業的發展,令生產技術出現突破性發展。

16世紀開始西方的生產技術革新來自「實驗室」的研究結果,反之中國的生產技術的改變有賴工匠的「經驗」,西方技術發展的速度自然較中國快許多。短短幾百年已超過中國過去幾千年憑「經驗」發展出來的技術,反過來侵略中國開拓產品市場及搜尋,帶來中國近200年的苦難。1949年中國雖然擺脫西方列強,但又再次走自力更新之路,重返18世紀前閉關自守之路。

十二五重分享經濟成果

到1978年中國政府決定走「改革、開放」路線,情況才出現扭轉。中國經濟開始急起直追,未來20年中國將新增3.5億人口在城市生活,令中國擁有超過100萬居民的城市數目達到221個(今天歐洲只有35個)。中國因此需要興建多170個MTR、400萬平方米樓面(500萬座大廈,其中5萬座是摩天大廈)。令未來20年中國GDP仍然能夠以年率6-8%速度增長(美國卻少於2%、日本少於1%)。20年後的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未來中國能否透過「自強不息」而保持GDP增長在6到8%?將成為2012年最大爭論點。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天然資源同勞動力豐富卻缺乏資金,令出口發揮了重要作用,賺回來的錢變成國家巨大外滙儲備,老百姓受惠不多,例如2011年中國政府財政收入10.37萬億元人民幣(相等於每個中國人交稅9000元人民幣。2011年中國人收入的50%轉到政府手裏,僅次於法國的55%,形成國富民窮。2010年中國稅收中39.5%來自增值稅、9.9%消費稅、14.4%營業稅,加起來即所有民間收益中一旦超過最低收入,有63%成為稅收(中央佔75%、地方政府佔25%)。這些稅收政府用作支付大型基建項目例如道路、橋樑、水利、政府建築物等,用於服務人民例如教育、醫療、經濟房、社會福利等並不多(法國政府稅收大部分用於人民福利)。

根據「十二.五規劃」中國經濟將出現結構性改變,以配合天然資源供應不足及勞動力供應減少問題,包括減稅及將政府開支由過去主力用在大型建設,轉向教育、醫療、提供經濟房、社會福利等,讓人民分享經濟繁榮的果實。

2012財富又大轉移?

2012年9月新領導班子接班後,中國能否進入另一段很長的經濟繁榮期,即「後工業社會」時代成為今年如何投資的關鍵。過去香港經歷多次「財富大轉移」期,例如1982年至1984年財富由不信共產黨會改變的人手中,轉到相信改革開放為中國帶來新希望的人手中,第二次財富大轉移,由1997年7月特區政府推出「八萬五房屋政策」所引發,第三次財富大轉移由2003年7月「自由行」開始,到2007年10月「港股直通車」結束。2012年是否另一次由不信中國經濟可完成軟着陸後再起飛者手中,轉移到相信中國還有15-20年繁榮期的人手中?

每一次「財富大轉移」如你不Reposition你的資產,損失可以很大。例如1990年上海一個150平方呎的住宅單位只值4萬美元,今天值95萬美元。1990年台北一呎住宅樓可換上海四呎住宅樓,今天上海一呎住宅樓可換台北兩呎住宅樓。全球財富亦在不斷地轉移,既是危亦是機。


--------------------------------------------------------------------------------

趨勢投資法第一戒條─不要同趨勢作對。我們必須認清股市大方向及聽從它,而非憑個人主觀願望主導投資思想。學習速速止蝕、愈快愈好,Trader是沒有預先設定的想法(例如睇好或睒淡)。亦沒有個人偏見,必須柔弱如水沒有形態,遇方則方、遇圓則圓。死魚亦可隨波逐流,三文魚逆流而上的代價是死亡,作為投資者,請不要學做三文魚。


--------------------------------------------------------------------------------

大部分散戶失敗於感情用事及wishful thinking,不要聽信「貼士」而作重大決定。有煙必有火,廚房內如果發現一隻曱甴,必定有更多曱甴隱藏起來。最好的股票在不適當時候買入一樣可以輸大錢。趨勢分析只是「風向指標」,不是「水晶球」,它隨風向改變而改變不能預知未來,只能指出向風。2012年繼續面對全球性去槓桿化及各央行一再增加貨幣供應情況下金融市場必定好「chuk」,如何在金融市場chuk上chuk落中獲利?悲觀或樂觀都不對應面對現實,有一點大家要搞清楚,「曉賺錢的不一定懂經濟,經濟學家通常不曉賺錢」。股票市場永遠有獲利機會,唯一要做到是控制虧損,即輸得比別人少+賺得比別人多咁就Very Good。

■多謝讀者周景光先生的大利是2000元正捐給農家女。


信報 投資者日記 - Like?

‧若投資者經歷財富大轉移時不對資產重新部署,損失可以非常慘重;2012 年是否另一次財富大轉移,由不信中國經濟可完成軟着陸後再起飛者,轉移到相信中國還有多達20 年繁榮盛景者?曹Sir 在B6 頁深入剖析中國經濟。

‧美國有千萬富翁接受心臟搭橋手術,近30 萬美元手術費悉數由聯邦醫療保險支付;亦有需要更換髖關節的患者,因為保險公司不受理而無法接受治療。John Mauldin 在B2 頁「前沿思考」探討美國醫療及就業兩大難題。

‧投資者選取基金時總愛以往績回報作依歸,但往績與未來表現卻沒有必然關係。2009 年「最強對沖基金」錄得260%回報,2011 年卻敗掉逾半資產,在全球2400 多隻基金中成為「倒數二十強」之一。錢志健在B18 頁「金融圈內」論對沖基金的天與地。

2月5日,周日。Facebook上市,媒體爭相對這個「霸氣十足」的社交網評頭品足,《經濟學人》最新一期封面故事也講「面書」,還附以一幅世界人口比較圖。Facebook非國家,惟將其每月活躍用戶看作人口,則「面書」版圖上民眾聲勢之壯闊,僅遜中國印度而勝於美國印尼,全球第三【圖1】。

衰嘅都變好

大家對上世紀末的科網狂潮是否還有深刻印象?記得那場最終席捲世界的泡沫,97、98年始於美國,香港其時剛經歷亞洲金融風暴,股市樓市經濟元氣皆大傷,市民無心股事,美國科網狂熱初起時,本地投資者非但無動於中,甚且無知無覺。99年美國科網熱發展至如火如荼的地步,互聯網顛覆商業世界一說傳遍地球上每個角落,眼見一些跟科網沾不上邊的本港上市企業,只須在公司名稱冠上「.com」這個符號,單日股價飆升逾倍者比比皆是,人人遂起而效法,投資者則趨之若鶩。以後的事,讀者中相信不少曾身歷其境,毋須喋喋。

科網狂潮會否捲土重來,進而像上世紀末般席捲全球包括香港?今天科技板塊尤其幾隻龍頭股,各自擁有稱雄一方的商業模式,與十多年前的「亂搞一通」不可同日而語。然而,好了傷口忘了痛,放諸四海股民皆準。遠的不說,歐債危機牽動投資者每根神經,是幾時的事?一兩個月間,希臘高危歐洲衰退諸如此類,形勢只有比去年更惡劣,但年初以來環球股市普遍急升,無貨者爭相入市,「衰嘅都變好」。

從美國科網股近期表現來看,Facebook落實招股惟最快下季始掛牌,一眾跟「面書」性質相類的股份如FriendFinder Networks,以至與Facebook有緊密生意往還的公司如網上遊戲商Zynga,拜「影子概念」或「裙帶效應」所賜,年初以來股價無不一飛沖天【圖2、3】。本港近似「面書」或直接受惠於與Facebook業務聯繫的上市公司不多,加上英諺有云,fool me once, shame on you; fool me twice, shame on me,本港上市公司要像上次科網熱那樣,藉引入似是而非的社交網業務愚弄股民炒起股價,恐怕並非那麼容易。然而,任何泡沫於初起時,許多人都會直指難成氣候,惟諸如FriendFinder、Zynga股價兩三周翻一番的例子若愈來愈多,投資者貪念一起情難自禁,此風由美國吹至全球並非全無可能。

老畢無意評說社交網是否已形成泡沫,在下有興趣做的是從估值、業務等有根有據的因素,看看在這個領域中發生什麼事。從泡沫爆破十二年後科技板塊四大龍頭企業之間的對比,也許有助投資者作出比較「立體」理性的分析。

佔絕對「人口優勢」

從文首的「人口比較」可見,中國大陸在Facebook版圖上遺下一大缺口,創辦人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親撰那通陳辭激昂任重道遠的公開信,不論出於真誠抑或言不由衷,對Facebook此刻進軍言論不自由的神州有損無益。然而,即使如此,以其世界「人口」第三的用戶基礎,商業機構若不跟「面書」建立這樣那樣的聯繫,等於自絕於Facebook數量驚人無遠弗屆的用家寶庫,放棄爭取數以億計潛在客戶的機會。

從Facebook向美國證監提交的財務資料可見,去年公司營業額多達八成來自網上廣告。招股集資後,「面書」必將開拓廣告以外的各式業務,雖難免觸碰到諸如用戶私隱等敏感地帶,惹來維權人士以至監管機構注目,但從愈來愈多商業機構以Facebook賬號核實客戶身份,足見「面書」上的一個戶口,效用差不多等於網上世界的「護照」,以Facebook在中國以外新興市場的用戶增長步伐,「人口」突破十億指日可待,如何善用這個用家寶庫開拓出廣告以外種種商機,成為Facebook和與其建立起互動關係的商業機構一大課題。然而,這種對手難以逾越的絕對「人口優勢」,令Facebook有條件作出不同的嘗試,直至找出足以讓「面書」和其商業夥伴賺大錢的途徑。

用這個眼光看,Facebook以盛傳1000億美元市值、相當於去年10億美元純利100倍的估值上市,是否「天價」便難說得很。Google 2004年以市盈率120倍上市,該公司以搜索引擎為輔助工具拓展針對性廣告的商業模式,可行性亦曾引來不少論者質疑。然而,即使Google股價在金融海嘯期間隨大市劇挫,但上市八年來仍漲升七八倍,股票開始公開買賣時,市盈率比盛傳Facebook上市估值還要高。然而,以去年純利為準,Google P/E今天已降至約20倍水平。換句話說,過去八年Google以實績推翻當初向公司投以懷疑眼光的論者,同時證明上市初期願意付出過百倍市盈率持有該股至今的投資者眼光奇準。

Facebook能否一如Google,以實際績效證明懷疑者大錯特錯(proves the skeptics wrong),是這宗萬眾矚目IPO最值得留意的發展。

證明懷疑者錯

如果投資Google、Facebook,博的是它們證明懷疑者錯,那麼一再向市場展示盈利能力冠絕天下,且以強勁銷售增長推翻the law of large numbers的蘋果,情況便恰恰相反。在Apple的例子中,懷疑者得反過來證明自己對。此話怎說?以網上零售商亞馬遜(Amazon)跟蘋果作一對比,或許有助大家明白老畢的意思。

以某些指標衡量,蘋果與亞馬遜乃截然相反的企業,前者邊際利潤高得令人眼紅,後者微薄得叫人「心酸」,惟以估值水平計,亞馬遜市盈率接近百倍,蘋果卻只有十餘倍。亞馬遜期望發展成「網上沃爾瑪」,藉龐大銷售規模令低至二三個巴仙的邊際利潤也能使公司躋身全球最賺錢企業,意向昭然若揭。它要做的,是有朝一日憑着「網上沃爾瑪」這個身份回饋看對的人,以證懷疑者大錯特錯。

市場永遠逐夢

投資就是這樣有趣,打個比喻,如果這是一場賽馬,Facebook用戶基礎大得驚人,在支持者眼中發展潛力深不可測,市場給它無數個「like」;亞馬遜一意成為網上世界的沃爾瑪,鬥心強橫,市場不介意這匹「馬」步幅狹窄利潤微薄,給它十個「like」;蘋果三番四次令懷疑者眼鏡碎滿一地,但估值卻愈來愈「平」。今時今日,Apple已毋須向任何人證明任何事,只要懷疑者始終無法證實自己對,蘋果便能發揮王者本色逢馬過馬,唔信唔信又贏一場,惟市場給予它的「like」卻反而最少。

蘋果太出色太厲害,投資者需要的是想像空間,市場追逐的永遠是一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