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0日星期五

羅家聰 信報專欄 一名經人 - 比較星港有啓示 空談大有為不智

上周提到新加坡是目前全球唯一實質人均GDP(經PPP調整)水平名列前茅,同時見這數字的近年增長趨勢(growth trend)在升之地。究竟此地是否值得借鏡?我們有否條件效法?這是今明兩周所要探討。方法只有一個,就是比較兩地各面。

兩地的大部分數據最早始自1960年。兩地經PPP調整後的實質人均GDP增長,驟眼看是差不多的,但星比港高的日子似乎多於港比星高的,起碼1966至1973年如是,1988至2000年如是(僅1991及1992年例外),近兩年(2011年未出)也如是【圖1】。但如上周所指,亞洲金融風暴至今,新加坡崛起的勢頭較港強勁(從圖1清楚可見),加上這十幾年來港官已開始腐敗糜爛,於是形成縱非妄自菲薄,亦有長他人志氣之感。

產業結構不同

所謂各有前因莫羨人。細究之下,兩地雖然份屬四小龍、同是細小開放型經濟體,但歷史背景其實頗為不同。最簡單的先看產業結構,新加坡並無漁農畜牧等一級產業。計算兩地第三對第二產業GDP的比例,可見本港早於80年代後期已開始轉角上升,全面升級至第三產業;反觀新加坡,比例一直在二、三左右,頂多三七分賬【圖2】。

第二產業好還是第三產業好?沒有標準答案。行行出狀元,藍領可以好過白領的,視乎工作是否適合。同樣道理套進國家,就是比較優勢。香港有位處輻射樞紐的優勢,理論上說,第三產業自80年代後期擴張是有利增長的;但若所謂的第三產業不過是「塘水滾塘魚」式的零和炒作,那就精歸左及走歪路了。好了,妄自菲薄非本文重點。

回看兩地的產業結構變化,過去三十年來,新加坡各行各業的比重是穩定得很均勻的【圖3】(紅、綠、藍分別代表一、二、三級產業)。當地的三頭馬車分別是金融等、貿易等及製造業。生產然後交易再處理資金,這三個環節幾乎等分,是十分理想的。

香港呢?1985至2000年這十五年間製造業急遽萎縮,取而代之的是三級產業擴張。金融等行業擴張得最快不是那些年,而是70年代;那些年擴張得最快的是其他服務【圖4】。何謂其他服務?看來離不開上述的零和炒作類別,縱非全部亦恐佔比不小。

看過名義計價的GDP構成,現看實質計價的GDP變化。香港經濟史不短於星州,但真不明白為何人家有自1960年起按行業劃分的實質GDP,但香港要2000年起才有,落後人家四十年。既然香港數據歷史短,那就只看新加坡了。在四類生產八類服務當中,大多都升得很均速,只有其他生產(或連一級產業)萎縮、資訊通訊急速崛起【圖5】。十二個行業中,明顯跑出為龍頭的依次為製造、內外貿易(retail and external trades)、金融保險、商業服務、其他服務及運輸倉庫。這六龍頭都很均勻,後四者幾叮噹馬頭。

佔比大一回事,拉動增長是另一回事。剛看過各行業的實質水平,現再看其增長,即是看看每個行業的增長拉動多少整體增長,或曰增長貢獻,做條迴歸即得【圖6】。十二個行業中,最大貢獻是內外貿易,其次三個行業是運輸倉庫、其他服務及製造業。

新加坡勝在均勻

從上述各行各業的名義比重、實質水平及增長貢獻皆見,新加坡似如美國,贏在均勻,真真正正勝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別忘記,新加坡的面積及人口僅得香港六、七成。

香港的數據,不論高低還是長度都教人失望。前述按行業劃分的實質GDP僅遠至2000年,即增長始自2001年。要比較星港兩地各行業的增長貢獻,便得靠這11年。十一個數點做不到迴歸的,故惟有用季度數據計按年增長,把樣本放大四倍【圖7】。一比之下即見優劣。純以解釋增長──尤其是近十年的增長而言,新加坡的強項,其實僅製造業。若論生產後的買賣,香港顯然更具相對優勢;只不過香港更具優勢的,原來是炒樓(樓宇業權),愈倍於金融保險行業!知這實況,理性的選擇自然是炒樓。

看過按行業劃分的GDP,現轉看按開支劃分的。比較兩地的私人消費、政府消費、投資及淨出口,可見於1971至2007這三十幾年,新加坡由極為淨進口變成極為淨出口,但在香港,淨出口一路佔少於一成【圖8、9】。說是外向倚賴,新加坡較香港為重。不過,貿易變化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是否大,卻是另一回事。畢竟兩地的淨出口佔GDP皆不算大,但淨出口的上落比其餘三項波動,故周期上,盛衰應較受淨出口變幅影響。

然則以按年的較低頻數據,結論卻非如此【圖10】。在解釋半世紀以來的增長上,新加坡貢獻最大的其實是私人消費的增長,而非淨出口增長,後者迴歸系數幾乎是零。香港其實一樣:長遠而言,增長高低取決於最大比重的私人消費,而非最小的淨出口。香港增長似乎甚受政府開支所影響;但這未必是好事,一則這會愈趨大政府、小市場,二則長遠而言,經濟無法單靠政府撐起,一味靠政府撐的後果有目共睹,就是債務爆煲。

本港增長靠政府開支

從產業分析,我們知道新加坡贏在均勻,而從開支分析則知道新加坡贏在私人消費,那末我們便應有興趣知道,究竟當地消費贏在哪一方面?把剛做的貢獻分析再做一次,但今次是以實質個人消費開支(real PCE)各項的增長,來解釋PCE這條大數的增長。固然,整個分析要照顧香港、作兩地比較,但換來的卻是分項不夠精細,只剩六個。

結果顯示,新加坡最靠PCE中的服務來拉動消費,耐用品消費拉力也較香港強;反而香港則靠飲食、非耐用品等「消完即廢」的消費拉動【圖11】。顯然,香港強的消費項目是必需品,相較穩定;但新加坡靠的卻是相對不穩定但有條件高增長的項目。這與上述新加坡的增長較受佔比大但不太穩定的消費影響(圖10)之發現,大致吻合。

要進一步深究新加坡消費中各細項的貢獻,有數據的【圖12】,只是香港沒有,故無法兩地比較(以前香港的舊數是有分得很精細的,但不知怎的,近年只有大項)。觀圖所見,對新加坡消費增長貢獻最大的是交通通訊行業,其次為其他,外來客消費。交通通訊這行業帶出一個重要啓示:發展高科技如資訊通訊行業,在提升生產的同時,其相關消費增長在帶動整體消費增長以至整體經濟增長上,效益也可很高。近期常聞的一個蘋果(公司)可抵幾隻歐豬,其理在此。新加坡在這方面的優勢,與美國相似。

三點值得參考

今次只是純從兩地GDP數字入手比較,其他微觀環節仍還未探討的。看罷今文,相信新加坡真正值得參考的,第一是其產業均勻,一如某行業內的企業應有良性競爭,產業與產業間的良性競爭有助造大個餅,避免產業壟斷下出現「塘水滾塘魚」的保護主義,最終拖慢經濟增長;第二點值得借鏡的是,長遠而言,必須靠私人消費而非政府消費。記得幾周前本欄提到港府開支佔比自80年代後期直線上升嗎?持續下去十分危險;最後第三,就是先進科技確能拉動經濟,不但提升生產函數,亦可帶動相關高消費。

見嗎?要學,不是只學人家怎樣去大政府、玩獨裁,而是取長捨短,明白當地是靠產業均勻而非保護主義,靠私人消費而非政府支撐。下周繼續從其他方面比較兩地。

交通銀行香港分行市場部












信報研究部 - 歐羅區能否避免解體?

索羅斯4月11日在Project Syndicate撰文質疑歐洲央行的LTRO效應難以持久,話音未落,西班牙10年期公債孳息及信貸違約掉期(CDS)於4月16日同時創去年底以來高水平,前者重越6厘,CDS則升穿500基點。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辦人Ray Dalio批評西班牙的情況比LTRO之前更差,他相信歐洲央行要被迫推出更多挽救經濟措施;而NBER的研究報告亦就歐羅區危機提出多項政策建議。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蒙代爾(Robert Mundell,1932)由於早在1961年已提出貨幣聯盟(currency union)理論而被譽為「歐羅之父」。儘管不少人懷疑經濟狀況不同的國家採用同一貨幣的可行性,英國更是主要疑歐(羅)大國,但歐羅於1999年面世後迅即被國際接受作為儲備貨幣,並且在聯合貨幣這棵大樹「庇蔭」下,連西班牙、意大利、希臘等經濟相對遜色的國家,加入歐羅後令主權債務融資成本頓時下降【圖1】,擁歐(羅)派由此更為振振有辭。然而,就在歐羅晉身成為僅次於美元的環球儲備貨幣之際,聯合貨幣「光輝歲月」於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結束,歐羅貨幣體制的弱點一一浮現。

NBER的沈栢(Jay C. Shambaugh)在「歐羅的三大危機」(The Euro's Three Crises)報告指出,歐羅區尤其是「吉卜賽」(GIPSI,沈栢對歐豬五國的「謔稱」)銀行普遍持有大量本國主權債券,例如希臘商業銀行即持有約25%GDP的希臘政府債券,西班牙銀行持有本土主權債務亦差不多等於GDP的20%,意大利和葡萄牙的政府債券倉位則接近GDP的10%;另一方面,歐羅區銀行亦同時持有相當數量的區內國家主權債務,2011年IMF估計,希臘幾間最大型銀行持有希臘主權債務超過銀行一級資本的100%。問題是一旦銀行出現危機(例如2007年房市泡沫爆破),央行也即是政府出手拯救銀行等於買入本身的債務;而假若發生主權債務危機,銀行持有的主權債務立刻大幅貶值(希臘成為歐羅區第一個無法完全償還債務的國家),主權債務違約的結果又導致銀行危機。沈栢認為,主權債務的可持續性與經濟增長息息相關(詳見4月13日信研「歐羅三大危機」),經濟一日停滯不前,主權債務危機一日都不可能消除,也因此構成了歐羅區三大危機──銀行、主權債務、增長──互相牽連關係。

增長危機

歐羅區的關鍵難題是各成員國的經濟增長不平衡,承受危機的能力也大有分別,歐盟委員會統計的歐羅區經濟信心(Euro area economic sentiment,結合消費者和商業信心指標)證明,德國的經濟信心在2010年9月已升越金融危機前水平【圖2】,但受到希臘、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南歐國家的拖累,2012年初歐羅區整體經濟信心回軟至接近2008年9月雷曼兄弟破產時水平。

沈栢分析,經濟信心疲弱的主要原因是失業問題,2010年6月,德國失業率已經改善至低於金融危機前水平,歐羅區平均失業率則維持在10%,但GIPSI失業率卻在經濟衰退於2009年正式結束後仍繼續上升;2011年第四季,歐羅區總體失業率「拜GIPSI所賜」拉高至10.7%;更值得憂慮的是,個別國家的失業率已惡化到政治上不可持續的程度── 包括某些青年失業率高達50%的國家【圖3】。

失業率高企,經濟自然難有起色,但經濟疲弱又導致失業率及主權債務無法得到改善。2011年全年歐羅區GDP只錄得0.7%的輕微增長,但同期GIPSI經濟卻出現負增長1%,沈栢估計,部分實施緊縮政策的國家可能將歐羅區再次拖入經濟衰退。沈栢引述IMF今年1月預測:西班牙和意大利2012年經濟收縮超過2%,影響之下,整個歐羅區的經濟增長亦受拖累。IMF剛於4月17日發表的經濟預測報告,把全球經濟增長由1月時的3.3%調高到3.5%;但IMF同時警告,如果歐洲特別是意大利和西班牙無法控制債務和金融危機,全球經濟增長將減少2個百分點,而處於衰退狀態的歐羅區經濟更損失3.5個百分點。另外,IMF預計歐羅區今年經濟萎縮0.3%;換言之,歐羅區仍然面對經濟增長危機。

經常賬赤字

此外,增長危機與經常賬赤字亦明顯相關。沈栢指出,在一個國家來說,經常賬赤字代表入口的貨物和服務總值超過出口總值,換一個角度看,經常賬赤字亦可以代表全國包括政府和民間對外負債淨額(出口少過入口,需要借錢彌補出入口差額),但通過借貸去填補經常賬赤字必然會刺激物價上升(通脹),削弱經常賬赤字國家的競爭力及壓抑經濟增長,進而加重政府的債務負擔。

在歐羅區,成員國之間貿易關係非常密切,區內市場佔GIPSI出口總值甚高百分比,從Eurostat統計歐羅面世以來的調和消費者物價指數(Harmonised Index of Consumer Prices,HICP)相對走勢顯示,各國經濟強弱立判【圖4】,GIPSI特別是希臘和西班牙在高通脹壓力下,其競爭力遠遠落後於歐羅區和德國,而且大家都採用同一種貨幣,GIPSI又不能透過貶值去調控經濟。

金融危機後,歐羅區問題特別嚴重的成員都採取緊縮措施,針對主權債務危機的EFSF和銀行危機的LTRO亦相繼成立,然而,沈栢指出,緊縮措施可以減低赤字,但副作用是損害經濟增長【圖5】;EFSF加上IMF的介入雖然拯救了希臘、愛爾蘭及葡萄牙不致主權債務違約,但對於解決基本經濟困境的作用則不大;至於LTRO可以舒緩銀行的資金流動性和頭寸緊絀困難,但銀行若利用LTRO資金購買主權債務,只會加強上述銀行危機與主權債務危機的連繫,而且銀行似乎對放貸仍未恢復信心,2011年最後兩個月私人及公司貸款都令人失望【圖6】,到歐洲央行推出LTRO才反彈。

沈栢總結認為,歐羅區雖然陷入互相交纏重疊的危機,但並不表示歐羅區最終必將步上解體一途,他引Barry Eichengreen的分析指出,退出歐羅區的成本極高,而且歐羅並非單純是經濟計劃,其中亦蘊涵政治因素。沈栢建議,幫助歐羅區渡過難關的方法可以加大EFSF和LTRO的力度,以及推行減稅刺激經濟增長等政策。

當然,沈栢表示,目前不能排除仍會出現各式各樣的政治和經濟變數的衝擊,要令虛弱的歐羅區恢復元氣需要圓熟的政策和相當長時間。

歐羅危機.二之二

策劃:信報研究部

撰文:徐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