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4日星期五

信報 投資者日記 - 摣茄殊愚不可及?

‧政府決策者、公司行政人員以至政客都經常滿口「策略」,但往往只是空泛浮誇的橫額口號。就如奧巴馬強調推動就業,但對新經濟帶來的結構轉變卻懵然不知,堪稱庸策代表。研究部在B5 頁「投資分析」講解良策與庸策之別。

‧油價持續高企於100 美元以上,在潔淨能源等未符成本效益的「遠水」未能救近火下,以往因為開採代價高昂而無人問津的碳氫蘊藏也漸有市場。但張宗永認為油市只是喊狼來了,油價中短期升幅有限。詳見B8 頁「一瓢集」。

‧盧森堡雖然人口只有香港的7%,但人均實際產值卻名列三甲,更是繼美國以後全球第二大基金投資中心。羅家聰全面解構這個歐洲小國的經濟發展,發現不無可茲香港以至澳門引以為戒的經驗。詳見B15 頁「一名經人」。

5月3日,周四。歐洲上月「當黑」,有留意老畢昨天引用德銀發表的三十七項資產回報比較的讀者,應能一眼發現,表現最差三項由歐洲「一手包辦」。西班牙、意大利股市難兄難弟劣中之劣,不在話下;DJStoxx 600歐洲銀行股指數五十步笑百步,倒數第三。

歐洲4月份一門三「杰」,但與當地市場關係密切的本港上市公司,似未受其拖累。今年「鹹魚翻生」的思捷(330)和一度為基金至愛的老牌工業股德昌電機(179),上月分別上升2.2%和1%,表現並不失禮。

美股「土炮」跑贏

美股可不一樣,在年初dash for trash中,國際包括歐洲業務比重愈高的企業,股價走勢愈靚,首季整體回報拋離側重本土業務的股份。踏入4月形勢逆轉,國際業務對營業額貢獻最大的公司,股價反而跌得最傷。從【附圖】可見,調研機構Bespoke根據國際業務佔營業額百分比,把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細分為十個組別,每組五十隻股份。結果顯示,國際業務比重最高的一組,上月股價表現最差,平均下跌4.2%;百分百「土炮」、完全不涉海外市場的企業,上月股價整體無升跌。這種改變雖不能一概歸咎歐洲,惟最依賴海外市場的美企股價轉勢,在時間上跟歐債危機再度惡化配合得「天衣無縫」,應非純屬巧合。執筆時,歐洲央行會議剛結束,政策利率維持1厘不變,但西班牙信貸評級遭下調後首次賣債,反應較預期佳,歐股普遍造好。中港股市與歐洲資產上月合演了一場「天與地」,且看5月是中港再下一城,抑或歐洲「病豬」回春。

常聽人說,投資不一定贏,但不投資卻必輸無疑。道理很簡單,以今天低無可低的利率,把錢「齋放」銀行近乎無息可收,現金購買力卻不斷給通脹蠶食,揸茄殊焉能不輸?

假設零息已告「長期化」,生活中各個環節的成本又不能準確反映於CPI等官方通脹指標(物價升幅遠超官方統計),願意在股市或其他投資領域放手一博,不甘於「穩陣」地坐以待斃者,必然不計其數。這種人皆有之的心態,正是有能力跑贏大市的基金經理稀如鳳毛麟角,惟資產管理業在超低息環境中依然生意興隆的根本原因。

買股不買市?

「股神」畢非德視黃金如糞土,無人不知。他今春在《財富》雜誌撰文論投資,大多數人的注意力俱落在「股神」對黃金的評語,諸如這種東西不事生產,無法像農地和有本事以錢生錢的企業那樣,透過產銷糧食石油等對民生經濟有益的資源,創富之餘功在社會。然而,畢非德在品評各類資產時,首先論及的既非黃金亦非股票,而是有點像現金的高流通性美國短期債券。「股神」說,在他出掌巴郡(Berkshire Hathaway)的四十七年間,投資者若從第一年起買入美國短期債券,周而復始到期即續,每年平均回報約5.7%。聽起來不俗,但計入平均25%的入息稅,每年5.7%的回報中,1.4個百分點便如此這般流入政府庫房,投資回報相應降至每年4.3%。入息稅以外,還有通脹這種無形「稅收」;扣除後,每年4.3%的回報將點滴無存。換句話說,從畢非德1965年出掌巴郡起買入美國短期債券並不斷讓收益滾存,扣除賦稅和通脹後,四十七年間,實質(real)一無所得。不買金不買債,有名你叫,「股神」梗係買股啦。

畢非德有驕人戰績作後盾,當然點講都通,但他是「股神」你不是,從無數實證研究不約而同地顯示多達八成半基金經理長期跑輸大市,買股不買市這句話,不是人人有資格說的。

老畢近日在美國量化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服務供應商Dalbar網站發現一項研究結果,對普羅投資者也許更具「明燈」效用。這項研究顯示,連同基金管理費和各式交易徵費,股票投資者過去二十年每年平均損失5%。透過基金投資股市者,平均一年蝕2.2%;不假手於人自行投資的散戶,平均一年蝕1.3%。輸贏皆要支付的管理費、交易成本、買賣差價以至藏於細節之中的「隱形徵費」,平均每年高達3.8%。換句話說,相信基金經理選股有法或自問身手媲美畢非德的「街坊股神」,計入同永無「走雞」的各式費用後,基金投資者平均每年損失6%,而自行投資的股民則年蝕5.1%。

對股市投資的兩點思索

假設Dalbar的研究結果不致遠離事實,老畢想到的有:①過去一世紀,股票資本增值(capital gains)跟通脹率相若,即每年4%多一點,真正回報來自股息再投資。Dalbar研究顯示股票投資者過去二十年平均錄得1.3%至2.2%負回報,到底有多準確,非老畢所知。然而,從過去一世紀的統計可見,股票回報(不計股息再投資)只能勉強抵銷通脹,假如投資者一落場便未見官先打八十,不論輸贏每年皆要付出相當於資產值3.8%的費用,那麼即使過去一世紀平均每年略高於4%的名義(nominal)回報(已遠勝Dalbar研究顯示的結果)得以持續,抵銷各類有形無形徵費已相當勉強,遑論抗衡猶如「隱形稅收」的通脹。

②上世紀股市平均每年回報雖不足5%,惟九十年代卻例外,在華爾街一漲再漲下,股市年均回報達雙位數(Dalbar的統計顯示為13%)。不經不覺,二十一世紀已過了十二年,期間世界經歷一次又一次泡沫爆破和金融危機,但許多投資者仍然期望上世紀九十年代繁華盛世重現眼前,對每年雙位數回報念念不忘。

這種憧憬,正中基金管理業下懷,誓要沉醉於昔日美好時光、深信投資不一定贏惟揸茄殊愚不可及的群眾,心甘情願年年進貢;最終得益的,還不是那85%長期跑輸大市的「投資專才」?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