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3日星期二

信報 投資者日記 - 五年軌跡一朝破 股債背馳到幾時

‧畢非德向來對黃金不屑一顧,不少金甲蟲眼見獲利甚豐亦已沽貨套現,但看好黃金長升長有者仍大有人在,當中包括末日博士麥嘉華。各國央行大舉印鈔會觸發新一波貨幣制度崩潰危機嗎?研究部在B5 頁探討持有黃金之理。

‧正所謂上屋搬下屋,唔見一籮穀;但若然運用財技得宜,下屋搬上屋其實可以變出三籮穀。江山控股(295)最近透過物業交換,達到粉飾業績及改善現金流狀況之效,高仁在B6 頁「財圈識真假」解構這宗「三高」交易。

‧黃金產品價格升跌並非單純取決於實物供求及投機炒作,還受到包括國基會及各大央行等眾多有形之手操縱。鄒小敏在B10 頁「投資行為論證篇」闡述國基會訂立的會計準則如何促進央行間的黃金租賃。

3月12日,周一。港股反覆靠穩,恒指收市微升48點,惟主要靠中移動(941)一漲再漲及和黃(013)末段大發神威支撐,升跌股份數目成426隻對680隻之比,全日成交亦不足600億元。中移動、和黃鶴立雞群,加埋成交偏低,大家會想起什麼?

今天在EJFQ發現「中移動藍燈籠」六字,但有個問號跟尾,似乎意味本報研究部不一定認同中移動是藍燈籠的傳統智慧。老畢喜歡保持一點神秘感,沒有登入FQ看個究竟,莊志雄兄的高見,老畢未及細聞。藍燈籠與否,最好還是由市場告訴大家。

「驚喜」未變「驚嚇」

美股近日高位整固,道指萬三、標指千四關前爭持,惟後知後覺的分析員雖一再上調就業預測,2月份美國職位增長依然勝於市場預期。換句話說,老畢上周提及的「驚喜」變「驚嚇」現象尚未出現,美股周五先升後跌,跟國際掉期及衍生工具協會(ISDA)不認不認還須認,終於把希臘實質違約這個鐵一般的事實定性為「信貸事件」(credit event),意味持有希臘國債CDS有得賠,關係大於市場對就業數據的反應。

心水清的讀者應有一個疑問,全球股市從去秋低位反彈,而美國經濟數據迄今「驚喜」居多,按照以往規律,美股跟美債價格背道而馳,債息則與美股同上同落。這一情況當然並非絕對,上世紀九十年代股債便有一段頗長時間同升同跌(美股跟債息背道而馳)。然而,在次按危機金融海嘯歐債爆煲連串風暴後,過去五年美股跟債息同上同落的趨勢格外明顯。這與危機惡化資金第一時間避險(risk off)、稍有轉機便從債市流入股市(risk on)大有關係。那等於說,當市場對風險擴散銀行體系岌岌可危怕的要死時,股票基本因素再佳估值再廉宜,都無法吸引投資者放手一博;在另一邊廂,被視作安全的資產如美德國債,「貴到飛起」仍無阻資金湧入避難。從【圖1】可見,自2007年以來,股債相關性一直未曾脫離上述軌迹,直至……。

觀圖可知,美股與美債(以孳息顯示)從去年底開始一反過去五年同上同落的常態,股漲而債息持續於低位徘徊,標普500指數雖已升穿去年4月底的高位,惟美國十年期債息卻在1.9厘至2厘多一點的範圍內窄幅上落。

FTQ盤路逆轉?

顯而易見,過去五年股債表現取決於risk on/risk off驅動下的資金流這個範式,踏入2012年有點荒腔走板,兩個市場最終是理順腔調曲繼續唱,原先模式得以恢復,抑或「音」繼續「走」,股市與債息各行各路愈走愈遠?老畢試就近期所見,提供數個情景(scenarios)給大家參詳。

①美股跟債息自去年底一直背馳,是環球投資者對歐債餘波未了仍有戒心,死抱安全資產對沖系統性風險高峰期雖過,但市場觀望氣氛仍濃,投資者大規模棄債從股的趨勢尚未出現。然而,在「三巨頭」向希臘發放次輪救助塵埃落定後,歐羅區大局暫定,市場焦點可望真正離開歐洲,轉投美國逐步改善的經濟基本因素以至聯儲局貨幣政策。野村的利率專家George Goncalves便持這個觀點,依他之見,歐債因素令美國十年期債息平添約50個基點的風險溢價,隨着市場對歐債餘波憂慮漸消、美債風險溢價相應下降,債息將有較充裕的空間對美國經濟數據改善作出反應,意味十年期債息有上試2.4至2.5厘的條件。換句話說,FTQ(flight to quality)的盤路開始逆轉,資金有較大機會流入股市。

②聯儲局承諾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和推出新一輪量寬(QE)的彈性,理論上有助壓低長期利率,使債市得以維持強勢。然而,實際市況與理論顯然大有出入。再參考圖1,過去五年美國先後推出兩輪QE和沽短債買長債的「扭曲操作」(Operation Twist),但股升債息也升,反之亦然,兩者並未像今天般呈現背馳。換句話說,以聯儲局貨幣政策解釋股債相關性脫離金融危機以來的常態,流於牽強。

③中國上周末公布,2月份貿易錄得315億美元赤字,為內地自1989年以來最大的貿易逆差。上月進口上升39.6%,是中國貿易轉盈為虧的重要原因,而這跟春節過後進口大幅反彈有密切關係。雖則如此,貿易盈餘不再處於高水平,意味人民銀行透過增持美債處理過剩外滙兼消弭貨幣升值壓力,需要已不如過往般大。理論上,這個因素對美債價格不利,孳息不應處於像目前那麼低的水平(中國持有美國國債情況見【圖2】)。

然而,中俄等官方買家對美債需求雖有持續下降迹象,惟商業金融機構卻不斷增持,形成此消彼長相互抵銷之勢,美國債息也許因此得以維持穩定。聯儲局的統計顯示,美國商業銀行今年首兩個月合共購入782億美元國債和美國半官方機構發行的債券,較去年全年626億美元還要多!銀行存款上月比貸款多出1.63萬億美元,非但遠高於1月份的1.17萬債美元,存款與貸款差距且創下歷來最高紀錄。這些「閒資」到了哪裏?買國債囉。

美國經濟自擺脫衰退以來,已連續八季擴張,失業率回落至8.3%水平,惟銀行放貸意欲低迷依舊,寧可利用聯儲局的ZIRP(zero interest rate policy),進行「無本生利」的carry trades。

股市上升與否,這都不是一個健康的經濟現象。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