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9日星期三

信報 投資者日記 - 港樓「貴到飛起」,CY怎辦?

‧中國製造今時今日可謂無孔不入,由iPhone、3D電視等潮物,到高科技醫療器材,都是國產出品。創生控股是骨科產品生產商,財務穩健且前景樂觀,但面對激烈競爭是否略嫌保守?明達遠在B9 頁「神州點股錄」詳細分析。

‧廉署最近頻頻高調出擊,是否已成為政府降服商界的一把刀值得關注。候任特首明言有必要打破過去小政府大市場的模式,企業日後面對的政策風險恐會提升。2017 年的香港境況如何?筆銘在B10 頁「筆聞集」圍繞五大範疇逐一推斷。

‧指控一家公司造假,就好像要說一個男人是不是真心,與其聽信專業人士驗明正身,倒不如靠常識減少中招機會。公司一邊派高息,又一邊籌集資金,或由每日都想着exit 的聰明人掌舵,阿梅都認為生人勿近。詳見B15頁「財經DNA」。

5月8日,周二。金管局上月公布,今年首季負資產按揭宗數較去年第四季大減九成半,迄3月底只餘下78宗。據業界估計,去年底負資產按揭成數(未償貸款對物業價值比率)僅103%,由於本港樓價今年持續攀升,意味負資產按揭本季可望徹底消失。

第1 vs 第325

美國市場研究公司Demographia每年都會發表一份環球住房負擔能力調查,2012年的報告已於1月份公諸於世,不少本港傳媒亦曾引用。鑑於香港樓價「貴到飛起」,以負擔能力計,全球無出其右,本地媒體在提及該報告時,毫無例外地把焦點對準以下這句話:「香港住宅價格中位數相當於家庭年收入中位數12.6倍!」

不論以報告覆蓋的全球325個城市為準,還是只計81個「主要大都會市場」(major metropolitan markets),香港皆高踞榜首。這沒有什麼值得高興,因為那等於說,香港市民的置業負擔能力,於全球325個城市中排第325;在81個主要大都會市場中排第81!

然而,話分兩頭,不同國家地域以至城市情況各異,這類國際比較的特性卻是one size fits all,試圖以單一指標做到放諸四海而皆準,事實當然並不如此,其參考價值難免打了折扣。

這當然不是說,香港樓價很合理。無論以哪個角度看,港樓價格已把許多有意置業的受薪階層擠出市場,「無殼一族」只能望「磚」興嘆。老畢想說的是,以Demographia為負擔能力所下的定義,樓價中位數相當於家庭年收入中位數3倍或以下,屬「可負擔」(affordable)水平;3.1至4倍,屬「輕度難以負擔」(moderately unaffordable);4.1至5倍,屬「嚴重難以負擔」(seriously unaffordable);5.1倍或以上,則一概歸類為「極度難以負擔」(severely unaffordable)。以香港的情況而論,最新數字為12.6倍。那是根據樓價中位數314.8萬港元(2011年第三季)和家庭年收入中位數24.9萬港元計算出來的倍數。由於統計只取中位水平,本港市民對兩個數字也許有不同意見,但將就將就勉勉強強,其準確性仍可接受。

顯而易見,本港住房負擔能力要調整至按上述定義比較合理的水平(比方說,由「極度」難以負擔,變為「嚴重」難以負擔),樓價若不大跌,工資便得大升。然而,負擔能力由12.6倍回落至5倍,不是工資倍增便是樓價跌至僅剩目前水平的一半;CY上場,相信亦不希望後一種情況發生。至於人工加一倍,發夢無咁早啩?

負擔能力多面睇

退一步說,港樓「極度」難以負擔的情況若維持不變,但樓價對收入中位數由12.6倍下降至10倍左右,這樣又如何?假設市民收入大致持平(你能想像工資以雙位數幅度上調嗎?),按報告顯示的家庭年入中位數24.9萬元計算,樓價十倍於此,就是249萬元。這等於說,以報告顯示的314.8萬元為準,本港樓價跌至249萬元,意味下調幅度略超二成。此事當真發生,剛跟負資產告別的香港,恐怕很快又將出現「樓蟹滿街」的景象了。

從調查所示全球住房最難負擔的三個城市——香港、溫哥華、悉尼——樓價高企或多或少跟內地資金追捧有關,可見報告有忽略國內「大款」炒貴環球房地產、未能「與時俱進」之嫌。

內地因素.落地生根

老畢上周在〈內地同胞「有米」抑或「閉翳」?〉一文中,引用國家統計局和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ILO)的數據,一窺內地貧富懸殊面貌。不論以國家統計局(較低)還是ILO(較高)的工人收入為準,樓價跟收入脫節的情況都比香港嚴重,內地人在大陸置業,恐怕比港人在香港置業更難。然而,偏偏港樓近年「貴一貴」都有人買,靠的正是內地同胞!

Demographia的國際比較,試圖為住房負擔能力定出一個適用於全世界的準則,但所謂落地生根,香港樓價「貴到飛起」,而全球最「抵買」的住宅物業位於底特律(樓價相當於收入中位數1.4倍),但港人難不成可以什麼也不顧,移居失業率在全美數一數二的「汽車之都」嗎?

老畢認為,報告對香港最大的意義不在跟其他城市樓價的對比,而是房屋成本與城市規劃和土地供應有莫大關係此一中心思想,貫穿了整份報告。候任特首梁振英是這方面的專才,Demographia的核心理念,他應心領神會。CY,睇你了!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