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7日星期五

羅家聰 信報專欄 一名經人 - 香港餅有多大 餅大得有多快?

過去幾周,在下曾先後出席過港大及中大兩個預算案論壇。一個不科學的觀察是,媒體傾向關注派糖,雖屬枝節但易做故仔;至於政客則集中火力在餅怎分的再分配上;而學者卻多會研究怎樣做大個餅。

儘管餅大以後每「楷」都可能大些,但這並非必然,故有必要再分餅;但怎分餅與搞大個餅無必然矛盾,若整個餅大些,總會是好些的。

--------------------------------------------------------------------------------

所謂搞大個餅,其實是提升本港的長遠增長。增長動力之源,半世紀前已有研究,由最初的exogenous growth到現代的endogenous growth,學界對動力大抵已有共識──多入(inputs)自然多出(output),但除此之外,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教育(education)、研發(R&D)等提升人力資本,皆是重要動力。不過,這裏有點文章。

眾所周知,TFP是迴歸分析的的餘項,但究竟這代表什麼?科技提升?制度轉變?社會偏好取向有變?還是要素比例有變?不知,早已有經濟學家問過這些。至於研發,實證上是困難的,很多時沒有數據;而原始的研發模型也是推至與其他要素掛鈎的。不是要質疑這些模型,但要坦承我們對這些增長要素具體地扮演什麼角色仍知不多。

另方面,全球各地「較企理」的數據多始自戰後,即僅六十年許,不少地方更短,要作數據分析,足夠,但說不上很夠。儘此,我們亦即管觀摩一下,看看有否發現。

增長勢頭澳門第一

我們所指的餅,一般指GDP。要古今比較,就要取實質的(real);要中外比較,就要取經購買力平價調整的(PPP adjusted);至於要大中小國齊齊比較,則要取人均的(per capita)。世銀有計算經這三步調整的各地人均產值,上接Angus Maddison數據,去到好遠都得。以香港為中心,連續性的人均產值數字始於1950年,就由該年看起。

近年而言,全球首十個最高人均產值地,以2005年Geary-Khamis國際元(即美元)計價,介乎4至7萬元【圖1】。排頭原因,有些地方較易解釋,縱不科學,但合乎常識。譬如排第一的卡塔爾,人口僅150萬,但樓市卻瘋狂。而排第二、三的盧森堡及澳門,人口皆50萬,人均產值分母太小,除出來的商自然很大;何況澳門也有瘋狂的賭業。

至於數字曾叱咤一時的阿聯猶及文萊,隨着兩地持續廿年走下坡,也無太多人會關注。由是觀之,值得留意的只剩同行敵國的新加坡、北歐典範挪威,和歐美的美國、瑞士。

六十年代香港領先

水平高不等於增長高。若看人均產值年增長,亂作一團,什麼都看不到【圖2】,故看其十年移動平均【圖3】(卡塔爾僅九年數據,移動不到十年平均出來的,故略)。見嗎?以增長或其勢頭計,澳門第一,香港第二,這是由近二百個地方名列出的前茅。香港人均產值水平第九且增長不低,誰說「餅唔夠大」?連香港都不大,哪裏才大?

固然,不是只跟人家比的,更重要的還是跟自己(的過去)比。就論四小龍好了,戰後的好一段日子,星、港的人均產值皆遠遠拋離台、韓,而六十年代香港最為風光:其時不只遠遠拋離台、韓,也贏第二名的新加坡一截【圖4】。不過1970至1993年間,星、港已叮噹馬頭,而1993年後香港顯見落後,2002年起台灣後勁凌厲,直逼香港。

有關1993年本港出現經濟增長結構性下移之象,早在2010年5月20日敝欄題為「買樓發達已不復再 泡沫爆破指日可待」【當日圖4、圖5】已有論及,不妨上網重溫。再看人均產值增長的十年移動平均,會有更多啓示。觀圖可見,香港甚受外圍影響──在石油危機及亞洲風暴兩次衝擊下,香港的人均產值增長皆遠遜其餘三小龍【圖5】。

然而再觀【圖5】,顯見亞洲風暴後星、韓增長有點一沉不起,但港、台則東山再起。估計這是拜近十年來中國崛起所賜,港、台「話哂都係自己人」,自然較星、韓着數。不過面對這「蝕底」局面,新加坡並無坐以待斃,而是在金磚四國賴以崛起的人口因素上下功夫。從人口增長可見,新加坡早在八十年代初已開始下這「人口苦功」【圖6】,反之香港人口增長自八十年代後期背馳下跌,無怪乎九十年代起星、港經濟分道揚鑣。

本港人均產值能否在國際舞台保持優勢?人皆曰全球重心西向東移,不妨審視一下「圍住我們」的國家狀況,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她們不錯,我們也難以太差。

從人均產值看,四小龍以外的亞洲國家當中,最高是馬來西亞,一路拋離其餘國家一截【圖7】,無怪其鄰近的星州產值水平多年高於香港,儘管我們鄰近增長最快的中國。

無錯,亞洲不計小龍,人均產值增長最快的是中國,近卅年來一馬當先【圖8】,顯然是拜「走資」所賜。鄰近的印度、越南,儘管人均產值包尾,但增長高而受青睞。以近十年的增長勢頭(即增長的增速)計,中、印、菲三國最佳,馬來西亞反而欠佳。

近十年中印菲最佳

如此一來,這是否意味星、港的人均產值廿年河東、廿年河西,即將風水輪流轉呢?

一如卅年前的新加坡靠着人口因素,自廿年前起跑贏香港,未來如何,看看人口,大概可知一二。毫無疑問,縱是新興市場,過去廿年的人口增長也見趨勢向下【圖9】,不過也有高低之分。目前而言,增長最快還是菲、馬等較南國家,較北的中、泰則低。按照人口論前景的「金磚邏輯」,若說過去十年大勢是西向東移,那末恐怕未來十年,東邊將現北向南移的新潮流了。香港在北、星州在南,純以外圍因素看,確見輸蝕。

最終是輸是贏,當然還有很多因素。正如文初所指,學界對增長引擎的內裏機制,目前尚有不少未解之處。增長會計(growth accounting)可告訴我們現狀,但要展望,則必須了解引擎的內裏乾坤。究竟教育、科研於長遠增長之上具體地扮演着什麼角色?除了這些「投入因素」外,會否另有制度性的因素主宰着某些領域,日後可再探討。

但須知道,現狀而言,香港這餅本身已不算小,要回復昔日變大的速度不是易事。在下同意政府在長遠增長上有極大角色,但具體應怎麼辦,還是先三思而後行為妙。

交通銀行香港分行市場部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