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2日星期六

羅家聰 信報專欄 一名經人 - 中歐北歐富貴地 發達模式無神奇

先看四國自工業革命至今的經濟表現。據Angus Maddison的經PPP調整實質人均GDP數字,四國紀錄始自1820至1870年不等【圖1至4】。奧地利為兩次大戰磨心,故在一戰開始前的1913年至二戰結束後的1950年間,人均經濟幾無增長。

撇除這點,同屬中歐的奧地利、瑞士及荷蘭,三國人均GDP趨勢上皆在二戰前慢速增長(紅線),之後至1970年代中的四分一世紀加快(綠線),打後至今則再放慢(藍線)。在北歐的挪威則較另類,1924至2001年間的四分三世紀增速加快(綠線),後反減慢(藍線)。

綜觀四國,19世紀似是荷蘭天下,20世紀則到瑞士,21世紀似是挪威【圖5】。至於近半世紀以來,本來人均水平偏低的奧地利及挪威後來居上。現有兩點有待考究:一、找出四國增長加快、減慢的轉角原因,尤其是二戰後及1970年代中的兩次;二、找出一國超前另國的原因。一如既往,以下將從GDP的產業、開支及人口方面入手。

先看產業。四國皆無甚漁農畜牧等第一產業,故只以第三對第二產業來反映升級。觀圖所見,產業升級最明顯順序為荷蘭、瑞士、奧地利、挪威,次序與人均GDP倒轉【圖6】。

挪威自1970年起人均GDP快速上升至今,產業無甚升級;反而產業升級至2000年的瑞士,其同期的人均GDP升勢卻顯著減慢。然而挪威增長自2001年起減慢,這會否與第三對第二產業比例由2跌至1.5倍有關?瑞士的情況是產業升級增長放慢,但挪威則是產業降級增長也放慢,可見產業視乎比較優勢,與增長未必有直接關係。

既然四國的第三產業(服務)皆大於第二(生產),不妨也看看前者的兩個環節。在金融及保險方面,以佔GDP比例計算,瑞士固然一枝獨秀,惜近年有走下坡迹象;其餘三國雖然相約,但以近年荷蘭跑出【圖7】。

至於挪威,其於1980、1990年代間的「產業降級」,顯然與金融、保險佔比下跌有關。2001年起,其金融、保險佔比上升,但人均GDP增長反而放慢,看來該國的優勢確不在此;畢竟其最著名的還是三文魚。

瑞士一枝獨秀

另一環節是地產租賃。當然,瑞士也是一枝獨秀,這類佔比與金融保險叮噹馬頭;反而荷蘭佔比則減【圖8】。讀文至此,產業未能解釋上述有關增長快慢的兩大問題。

GDP的產業結構與增長未必有關,開支結構又有否關係?可能有的。半世紀來,私人消費佔GDP比例由高至低一直是瑞、奧、荷、挪,而這彷彿與增長(不是水平)由低至高吻合【圖9】。

這點較易理解:私人消費素來較其他三類(I、G、NX)穩定,即後三者的增長潛力較前者高,故愈倚賴消費,增長自然愈低;反之愈靠投資、出口,增長則會愈高。挪威既然倚賴生產多於服務業,故可推斷,其高增長屬「投資模式」。

那末挪威是否如新興市場般,投資後轉外銷?數據顯示並不如此。以進出口總和佔GDP來反映「總貿易佔比」,挪威是多年來不升反跌的,近十餘年更是四國中最低者;反而其餘三國隨全球貿易一體化潮流而升【圖10】。一個投資多、消費少的經濟體系,長遠必增儲蓄,這順道解釋了為何挪威可置身歐債危機事外。不過這個模式類似東亞,投資是供、消費是求,供過於求很難長久,物極必反。所以這非可持續的增長模式。

那末挪威在過去十幾年的領先,會否很快告終?現從人口數據找答案。觀圖可見,挪、奧的人口增長自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見底後回升至今,且以挪的後勁仍在;反而瑞、荷的人口增長則自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見頂回落至今【圖11】。這,大概部分解釋了挪威「崛起」、瑞士「沒落」。然則【重溫圖五】,怎樣解釋荷蘭在欠缺人口優勢下仍能快速增長?答案大概在【圖10】:貿易強勁,經濟增長不會差得到哪裏去的。

產業升級不是保證

不過,貿易視乎外圍,並非穩定的增長因素。要解釋挪威在過去十幾年一枝獨秀,愚見以為還是訴諸「人的質素」。世銀的「政府教育開支佔GDP」數據雖遠近皆欠奉,但仍可見挪威是拋離其餘三國好一大截的【圖12】。挪威的人口有質有量,人均GDP水平高絕對是合理賽果。而其教育開支佔比自2002年見頂回落,或許也與其人均GDP增長自2001年起減慢多少有些關係。若然佔比續跌,恐怕其增長前景也要大打折扣。

今文比較過四個中、北歐國,可見產業升級未必是增長的保證;所謂行行出狀元,關鍵是能否認清具比較優勢的產業來發展,而非隨心剔些四大支柱、六大產業來大搞。倚重投資、出口固然可以推高增長數字,但這兩類既不穩定亦看外圍,增長自主性低。數來數去,還是有人才會有經濟。這裏的「有人」,是指「有質有量」,有增長的同時,還要有教育、有研發、有科技。持續高增長的秘訣,原來增長理論的教科書早已寫下,本文只是當大家(其實是自己)無知,從頭摸索,結果只是找來實證印證傳統智慧。

有意思嗎?希望有吧。如叫人讀Acemoglu、Aghion、Barro等人的「傳統智慧」,沒多人會讀得入腦。非我行家總要從實況入手,如在下師傅指,seeing is believing。

交通銀行香港分行市場部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