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高仁引用「親疏有別」關係論,配合彤叔家族及新世界系過去交易的實際例子,找出替彤叔帶來巨大財富的「掌上明珠」──CTF Holding(周大福控股)。
彤叔透過所持有CTF Holding,全面控制旗下兩家公司──周大福珠寶(1929)及周大福企業各100%權益,一直運作順暢,亦沒有上市的打算。惟彤叔突然願意割愛,安排周大福珠寶上市,不少投資者均大惑不解。
本文,高仁將從家族遺產繼承的角度,以及提升公司企業管治方面,去解開周大福珠寶上市的玄機。
家族傳承常遇問題
俗語說「富不過三代」。在不少家族企業之中,第一代人辛辛苦苦打江山創業,由第二代人含住金鎖匙去守業,但到第三代人可能會變得揮霍無度。
另外,古訓有云「創業難,守業更難」,可見第二代人要守住家族生意,甚至要把家族生意發揚光大,確實有一定的難度,何妨是要傳承至第三代人或第四代人。
一般而言,含住金鎖匙出世的富二代,大多數沒有吃過什麼苦頭,出國讀書浸完鹹水之後,便順理成章加入家族企業擔任要職。
雖然富二代的教育程度較高,但論到生意頭腦或者領導特質,卻未必較第一代優勝。
若果第一代人缺乏周詳的家族繼承計劃,家族企業老臣子可能不服富二代、富三代繼承產業,甚至可能出現家族成員爭產的情況。
上市提高企業管治
有關於「創業難,守業更難」的古訓,高仁相信彤叔長子「純官」其領悟應該最為深刻。
1989年,彤叔見到家族生意的基業逐漸穩固,遂委任純官出任新世界發展(017)集團總經理,彤叔則過着退休的生活,閒時與其他「大孖沙」打高球及「鋤大D」。
但純官掌管家族生意之後,多年來東征西討,令集團債台高築,業務發展卻大不如前,最終要彤叔「出山」打救。彤叔重掌集團帥印後,業務漸漸重上軌道,可見彤叔是一個財智過人的「大孖沙」。
對於周大福珠寶上市,彤叔一直強調上市並非為分家,只是為了了結心事。但根據資料顯示,彤叔年事已高,八十有六,可能意識到家族遺產繼承將會是一個重大的挑戰,所以安排周大福珠寶上市。
不認不認還需認,純官在投資者推介會上坦白承認,周大福珠寶上市與家族安排有關。周大福珠寶上市是為了公司的長遠發展,以及避免人事出現問題。
純官表示,現時周大福珠寶主要由彤叔、純官及以純官兒子鄭志剛為首的家族三代人打理,業務運作及管理都非常理想,但到了第四代就不得而知。
高仁認為,周大福珠寶招股上市之後,引入基金及散戶作為股東之一,便可以透過投資者加強對公司的監察,以維持公司的管理質素及水平。
此外,港交所(388)對上市公司的披露水平有一定要求,周大福珠寶晉身上市公司之後,便要遵守有關的上市規則,例如刊發通告、定期公布業績、寄發年報等,均可以提高公司的透明度。
再者,港交所規定所有上市公司的董事會必須委任最少3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兼且要具備適當的專業資格【小檔案】。
獨立非執行董事不但可以向公司提供寶貴的意見,也可以協助監察公司的交易,有助提升公司的企業管治水平。
雖然私人公司上市可以提高企業管治水平,但高仁認為周大福珠寶仍然不脫家族管治的色彩,其董事會組成可以做得更好。
董事會家族色彩濃
根據招股書的資料顯示,周大福珠寶董事會由15名董事組成,其中8位為執行董事,3位為非執行董事,而4位為獨立非執行董事。
從正面角度來看,周大福珠寶的主席及董事總經理職位由不同人士擔任,彤叔及純官分別出任名譽主席及主席,而非彤叔家族成員的黃紹基則擔任董事總經理,完全符合公司企業管治的要求。
此外,該公司委任4名獨立非執行董事,超過上市規則的最低要求,也是提高企業管治水平的好現象。
不過,該4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均是本港商界人士,包括利豐(494)主席馮國經、前「賓架」兼中策集團(235)及國際資源(1051)副主席柯清輝、從事玩具行業的立法會議員林健鋒、以及於另外11家本港上市公司出任獨立非執行董事的鄺志強,不排除是彤叔的商界友好,這有可能削弱了各人的獨立性。
更值得留意的是,周大福珠寶董事會的組成,仍然不脫家族管治的色彩。在15名董事會成員之中,彤叔家族所佔比例達到三分之一,包括第一代的彤叔、第二代的純官及侄兒鄭錦標、第三代的長孫鄭志剛及孫兒鄭志恒。
由於CTF Holding持有周大福珠寶控制性的89.5%股權,董事會可以改頭換面的機會不高,周大福珠寶將難以擺脫家族色彩,將會繼續受到彤叔家族的控制。
無論如何,周大福珠寶上市,其好處總比壞處為多,彤叔始終值得一讚。
本欄逢周二刊出。
歡迎交流上市公司的財技個案及招數,請電郵至koyan@hkej.com。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