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日星期四

Irregular Past Tense Verbs


Directions:  Circle the correct sentence.



1)  She losed the keys.                She lost the keys.


2)  I weared my new shoes.        I wore my new shoes.


3)  My teacher read a book.        My teacher readed a book.


4)  He throwed me the ball.         He threw me the ball.


5)  I writed my name.              I wrote my name.


6)  She gived him a present.        She gave him a present.


7)  Yesterday we found our dog. Yesterday we finded our dog.


8)  I catched the ball.              I caught the ball.


9)  I blew out the candles.              I blowed out the candles.


10)  She maked her bed.               She made her bed.


11)  I drew a picture.                      I drawed a picture.


12)  My teacher telled me to          My teacher told me
      sit down.                         to sit down.


13)  He teached me a lesson.         He taught me a lesson.


14)  The baby held his toy.             The baby holded his toy.


15)  I guess I catched a cold.         I guess I caught a cold.


16)  After the bell ringed, we          After the bell rang, we
     goed home.                       went home.


17)  My mom buyed me a              My mom bought me a
     new bike.                           new bike.

信報 投資者日記 - 升跌皆有「理」 A股甚兒戲

聯儲局推行QE1 及QE2 期間,本港樓市分別上升38%及19%,政策結束後則出現持平偏軟的表現。但歐洲央行自去下旬暗地裏開始推行量寬至今,本地樓價卻沒太大反應,原因何在?研究部在B6 頁探討量寬與樓價的關係。

‧受惠於內地自由行,本港零售業市道一片好景。回顧1998 年至今的零售銷售,增長升勢固然凌厲;以銷值按年增長計,去年有幾個月更寫下歷史新高。羅耕在B13 頁「財經DNA」不禁問,如此升勢可會無以為繼?

‧內地最大汽車生產商上汽日前發出盈喜,但股價卻不升反跌,皆因投資者憂慮這條地頭蟲要「孖住」過江龍才能成功。考慮到上汽高達九成業務來自聯營,應從老家踏出提升自家品牌的第一步。詳見B14 頁「LEX」。

2月1日,周三。財爺宣讀任內亦是現屆政府最後一份預算案,all things for all people,惟從寬減薪俸稅及差餉、上調免稅額以至延長居所貸款利息扣稅年期等多項措施可見,港府對中產訴求總算着墨較深有所回應。然而,煲呔剛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揚言,歐債若爆煲,最好在其任內發生,又話從政以來從未像今天般擔心,頗有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氣概。

鬍鬚曾與煲呔口徑一致,在預算案中強調歐債危機拖累全球,香港無法獨善其身。然而,會計界眼利,發現政府對來年賣地收益的估算高達600億元,較之前預期的400億元有過之而無不及。在經濟前景「得人驚」、資金流向反覆無常、信貸環境跟熱錢有入無出時期相比有所收緊、發展商投地出價日見審慎等前提下,港府對來年賣地收益何以如此樂觀?

2012主攻?

股市表現向來不受預算案影響,加上退稅上限、免稅額增至哪一水平,媒體早已巨細無遺事先張揚,港股全日北望神州,唯A股馬首是瞻,恒指隨上證綜指先升後挫,2月開局微跌57點,以20333點收市。

由美國信貸緊縮開始計,西方金融危機持續至今足足四年,一頭(2008)、一尾(2011)皆由避險情緒主導,投資者要錢不要貨,大舉湧入安全資產逃難。中間兩年(2009、2010)卻剛好相反,套用曹Sir金句,不少人嗟嘆身受「無股之災」,唔信唔信個市已反彈了幾十個巴仙。須知道,實體經濟去槓桿沒了沒完,企業消費者齊齊減債,金融機構則忙於削貸款縮資產以強化風險管理,銀行放貸審慎、企業無意擴張遑論增聘、消費者豪情不再,人人皆打「守勢波」,通縮壓力自然揮之不去。與此同時,政府和央行卻大開水喉刺激經濟,誓阻通縮肆虐。

2012年哪股力量對金融市場影響較大?從年初情況來看,美國十年期債息雖一直徘徊於2厘以下,惟遲至去年底仍足以把投資者嚇個半死的因素,諸如希臘債務重組一波三折、葡萄牙債息一飛沖天,該國債權人步希臘債主後塵被迫「削髮」勢所難免,此刻對股市皆起不了作用,投資者想到零息量寬令銀紙貶值,股票黃金磚頭什麼也勝過茄殊,對一切警告俱借了聾耳陳隻耳,聽而不聞,有炒得炒,人人happy 。

在本報網站「港股直擊」一欄,網編附上A股跌市解讀,舉其大者,就有1月份製造業PMI回升至50.5水平,重返盛衰分界線之上,減低了人行短期內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可能性;國家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明言養老金暫無入市計劃;上海市金融辦主任方星海表示,國際板推出須待條件成熟……。

真真假假A股落後

看了這些跌市「原因」,老畢總有啼笑皆非之感。PMI重越盛衰分界線,意味製造業擴張,如果A股是日升住嚟收,「解畫」者是否會說中國經濟硬着陸風險減低,外圍因素對出口的殺傷力不如想像般大?順帶一提,同日發表的歐羅區PMI數據勝預期,歐股周三全線造好。

眼見數據理想A股卻升不起,一句中央「放水」就住就住, PMI處於50點以上便由利好因素變為A股「腳軟」元兇。餘此類推,「國家隊」入市、上證交易所國際板面世,一時一樣假假真真,A股上升固然「順理成章」,下跌卻又何患無辭?

在市場憧憬中央放鬆銀根、「國家隊」奉命披甲上陣等疑幻似真消息帶動下,A股踏入2012年予人一洗頹風之感。然而,把目光擴闊一點,自去年10月初環球股市見底以來,A股表現其實明顯落後。

撇開希臘、匈牙利等「殘市」今年彈出不談,自去年10月份低位計,發達國和新興強國股市普遍反彈二成。

標普500指數從1080點升至1330點、倫敦富時100指數由4870點漲至5800點、德國DAX指數從5150點升至6570點;金磚四國之一的巴西期內亦由49000點反彈至64000點。

反觀上證綜合指數,眼下水平與去年10月相比並無寸進【圖】,且無法像上述市場那樣突破下降軌。恒指年初以來升勢雖不俗,惟港股愈來愈受中國因素左右,閣下認為孰好孰壞?

John Mauldin - 美國政經僵局啟示

當前困境重重,從醫療保健以至經濟危機等問題千頭萬緒,令決策當局束手無策;今後將如何面對逆境?今期推介的文章作者為Strategic Economic Decisions(SED)主席布羅克(Woody Brock)博士,於1985年成立SED,在息率與經濟迷局方面素以分析入微見稱。筆者亦向來欣賞布羅克見解獨到,其近作《美國僵局:左右兩派分析緣何皆錯》(American Gridlock: Why the Left and Right are Both Wrong)切中時弊,尤具參考價值。「跳出思維定式」專欄將一連兩周,讓布羅克現身說法,闡釋書中的精闢灼見;有關該書背景資料詳見www.amazon.com/gridlock

為美國目前危機尋找出路確已刻不容緩,否則更會禍延下一代。布羅克在新作中探討的各種原則,可說放諸四海而皆準;美國以外地區讀者如能對其中論點細加咀嚼,亦定能從中獲得啟發。

讀者對書中的基本假設容或有所保留,但對其中推論應無異議。作者論題與筆者當年研究的部分專題大同小異,但時移世易,知識亦須與時並進,切合所需。

有關布羅克博士以及其經濟分析服務詳情,可瀏覽SED網站(www.SEDinc.com),作者其他相關論文亦附載其中。 

以下文章摘自布羅克新作《美國僵局:左右兩派分析緣何皆錯》。

因債務沉重、失業高企、經濟疲弱而引致社會陷於政治對立局面,西方國家正瀰漫一片悲觀情緒。左右兩派爭論不休,勢成水火,以致無法達成任何超越黨派政見的解困方案。我在所著新作《美國僵局》中以樂觀態度抗衡當前逆境與悲觀意識,目的不在縮短左右兩派鴻溝,而在尋求超越兩派偏見,從而針對美國當前困境達致雙贏方案,不但有助於各國打破經濟困局,亦藉以提供指路明燈,引領各國經濟從此邁向光明前路。

著名經濟學家、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魯賓尼(Nouriel Roubini)對本書要點有如下扼要描述:

《美國僵局》一書以嚴謹論證點出美國目前所面對的五大難題,其中包括如何在「迷失十年」之後迷途知返、重新振作,以至如何扭轉財富分配不均、如何避免未來福利開支過重導致國庫空虛、如何預防金融危機再現等等。布羅克不僅就相關危機提出個人觀點,還根據『第一原理』,針對每一危機推斷出可行的雙贏方案。

此書所以與別不同,主要在於其中尋求解難方案的過程中採用第一原理(First Principles)的「演繹法」,而非基於意識形態為本數據分析的「歸納法」。各章每於關節點上援引種種強而有力的演繹法,其中包括約翰‧納殊(John F. Nash Jr.)的「博弈理論」、有關政府「恰當」財赤的嶄新理論、「變幻」經濟學、供求定律的引伸用途,以及現代倫理理論等。上述種種嶄新理論提供嶄新視角,從而發掘出跨越黨派的政策方案,藉此打破當前的政策僵局。

第一章:打破各持己見僵局

本書首章開宗明義,點出各持己見是當前政策僵局成因之一。華盛頓政界中人各不相容局面愈演愈烈,共和民主兩黨議員甚至連用餐地點亦各據地盤。新聞媒體之中左右派界線亦日益明顯:大報中以《紐約時報》為左傾言論代表,《華爾街日報》為右傾言論代表;電視台中MSNBC以左傾立場見稱,霍士新聞則以右傾立場見稱。影響所及,基於蘇格拉底式對話的修辭與辯論傳統已蕩然無存,左右兩派已水火不容,議會中應有的理性思辯已淪為謾罵叫囂。共和民主兩黨政見顯然一偏到底,預設立場一旦形成,就無論如何也寸步不讓。

回顧柏拉圖和歐幾里得所處時代,演繹法容許在論點從最初假設(第一原理)過渡至最終結論過程中改變信念,從而達成協議。過程中基本假設與結論往往互相緊扣,密不透風,以致辯論中任何一方只要同意第一原理,就必須同意最終結論。

我在《美國僵局》書中在論證第一原理的推理過程時,顯示有一種獨特政策確能在降低醫療保健開支所佔GDP比例的同時,提升所提供服務數量以及受惠人數;可見魚與熊掌確實可以兼而得之。至於美國的所謂「迷失十年」,亦同樣可以制定獨特政策加以預防。

現時美國政界所以出現各持己見現象,原因之一在於演繹式推理法已不再在學校裏教授;而在政策分析方面,亦以數據為本的歸納法取而代之。歸納法的不足之處,早經18世紀蘇格蘭哲學家休謨(David Hume)指出,其要點在於:無論抽樣數量與所依數據有多大,亦無法如演繹法般找出絕對真理。即使目睹一萬隻白天鵝,亦不能推斷世上只有白天鵝而否定黑天鵝存在。

可惜近年來在一股各持己見的風氣之中,「純粹」歸納法已被扭曲的數據分析所取代。黨派的既定立場日益鮮明,而信念改變與辯證過程已極為罕見。由此看來,年輕研究人員單憑Excel試算表以及根據網上數據所作分析,實在不能用作理性辯論的依據。


正如一般人往往抱怨網絡世界信息已多得不勝負荷,過分依賴歸納法作為推理手段的惡果,自然是以為資訊愈多愈好。以納殊「博弈理論」中的著名「議價問題」為例,兩名參加者趣味、稟賦、風險承受能力各異,又怎可以就如何分餡餅或分錢達成協議?雖然兩人都想一人獨享,但只能平分秋色,或作三七分,最終目的在於找出一條任何情況下都適用的方程式,用以計算餡餅的分配方法。假設影響議價行為的因素有40種,試想要分析多少數據才能創出一個萬試萬靈的餡餅分配模型。

假使只懂分析數據,就永遠無法想像納殊憑其「美妙心靈」從議價理論中五大公理所推理出的結果,因為演繹過程完全毋須依賴任何數據。對議價結果產生關鍵作用的變數只得一個,那就是甲和乙兩名博弈者抗拒風險程度上的差異。

對於為何章法紊亂的歸納法竟會勝過法度嚴謹的演繹法,而各持己見風氣成因何在,本章提出以下各點解釋:一)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高度政治化環境,在社會上孕育出非黑即白的「絕對」是非觀;二)以經典名著過分側重傳統價值而逐漸將之從學校課程中摒除;三)隨着社會生活方式轉變而一般受眾專注力持久度日降,傳媒報道為求投其所好,逐漸捨棄循序漸進的分析方法,轉而引述政黨譁眾取寵的片言隻語以偏概全;四)試算表軟件與互聯網大行其道,便於在網上搜集迎合一己主觀的資料,因而助長數據在手就以為真相在握的狂妄自大作風。

本章結論部分就如何緩解時下偏執傾向,並就打破政策僵局提出連串建議。首先,必須證明不受左翼或右翼偏見左右的雙贏方案確實存在,亦即確有辦法打破目前僵局。其次,傳媒以及政府中不同派別必須共同合作,促使官員為不惜押上下一代前途的一錯再錯決策負上責任。 

大家不妨細想一下當前政策的一大醜聞:美國未來的老人如夠長命,就能在25年的退休生活中如數取回畢生的社會保障供款,對比之下,先父得享社會保障福利的時期不到五年。

這無異於立法規定女子待遇只能及得上男子五分之一;同性戀者待遇只能及得上異性戀者五分之一;又或者黑人待遇只能及得上白人五分之一。令人氣憤的是,目前不公的社會現象實由美國福利政策所致,而鼓吹這種福利政策的偏偏是口口聲聲維護「公平」原則的所謂「自由主義者」。不妨在此給各位股民獻上一項「另類」投資建議:壟斷乾草叉生產業務的四家企業股票,除了投資回報可觀,一旦「其餘99%」的平民百姓找上門來,也有自衛武器可用。

第二章:未來十年注定迷失?

本章探討美國如何避免在21世紀首十年迷失方向,以免經濟低迷、財赤過高、失業屢創新高(年青人失業情況尤其嚴重)。討論共分三節,第一節「七大逆風」,闡釋為何美國經濟一沉不起。第二節「第一原理」,點出任何以避免「迷失十年」為目標的政策所須符合的四大「第一原理」(或「基本假設」)。第三節則推斷有何獨特政策能符合所有基本假設。本章中最耐人尋味之處,也許在於指出要制定雙贏政策,美國必須重新審視何謂「財赤」以至財政政策真義何在。

按總產值跌幅以及緩慢的復蘇步伐計算,最近的經濟周期表現之差為幾十年來之最。雖然推出財政與貨幣刺激方案的力度前所未見,但在經濟邁向復蘇30個月之後,GDP只在近期才得以重返2007年衰退前水平。此外,根據美國U6級最廣泛的失業標準計算,失業率仍高達15%左右。從【圖1】所示數據可見美國近60年來的衰退和復蘇走勢。

美國當前有四大目標:1)大幅加速GDP增長;2)大幅削減失業率;3)維持債市投資;4)重建基礎設施。我建議每年投放1萬億美元推行規模有如「馬歇爾計劃」的復興大計,因為只有如此,才能全面達標。基礎設施方面,除卻修橋補路以外,還須建設供電、煉油、公共運輸設施,並且在醫療及教育服務方面推出嶄新服務模式。有關建議已詳列於《美國僵局》書中。

但建議最初容或引致以下兩方面疑慮:首先,美國物資是否足以支持如此重大而又不可或缺的投資?其次,美國政府可有足夠財力可供計劃所需?可以斷言,美國兩方面的資源都不足夠。畢竟即使未將基建開支計算在內,美國當前財赤已經過高而須削減。正如歐洲多國,為求維持債市投資,美國必須在十年內實行財政緊縮,否則將面臨債息飆升以及長期破產。

由於國債隨財赤逐年增加而日益龐大,債市終會面臨政府資不抵債或透過大量印鈔來削債的風險。因此,投資者對債券孳息要求將日增,因而拖慢經濟增長步伐,並導致債務再融資成本失控飆升,隨即引致全球各國普遍受累的「債務陷阱」。【圖2】中的甲國以美國現況為藍本;2010年至2011年間,鑑於民主共和兩黨面對開支失控均束手無策,全球各地投資者不禁懷疑美國長期償債能力。

另一方面,圖中乙國額外舉債萬億美元以投資於對產力肯定有幫助的項目,將一如私營企業的資本投資般、日後帶來的產力提升足以抵銷當前的成本。由於投資整體上不會對下一代造成債務負擔,所以乙國得以錄得零財赤,因而得以穩住債市投資者信心,不致推高息率,而政府則繼續維持適度開支,避免拖累經濟步伐。

美國總統對萬億美元投資實效自然不無顧慮,《美國僵局》書中以蘇格拉底式對話逐一分析。最後,美國馬歇爾計劃式的經濟復興大計亦可以「適度財赤」(optimal fiscaldeficits)此一高層次經濟學理論為依據。有關理論在經濟學家庫爾茨(Mordecai Kurz)與諾貝爾經濟學得主阿羅(Kenneth Arrow)合著的《公共投資、回報率與適度財政政策》(Public Investment, Rate of Return, and Optimal Fiscal Policy)一書中論之甚詳。

上述建議的復興大計將產生以下兩方面的副作用。首先,推動產力的開支自會提升資本與勞工生產力,對GDP增長均大有助益。其次,由於乘數及加速效應,高回報投資所創造的職位數量,將近三倍於轉撥款項投資(例如保住州政府僱員飯碗方面的投資)。

第三章:化解福利開支危機

第三章探討未來社會保障以及聯邦醫療保險計劃(Medicare)等長者福利開支將引發的危機。美國未來半世紀在福利開支方面的無資金準備負債,估計在40萬億至60萬億美元之間;與一般預期相反,社會保障方面問題其實不算嚴重。正如本章末段指出,要在未來75年維持社會保障開支,可行的辦法有好幾種。只要從速實行社會保障改革,削減開支「指數化」速率,並將退休年齡延至70歲就已足夠。

至於較為嚴重的醫療開支不斷膨脹的問題,有關開支佔GDP比例將由現時18.3%升至遠超30%以上,屆時即表示美國已瀕臨破產。奧巴馬總統2008年推出的改革法案,可算是解決醫療開支失控的創舉,一方面限制開支增長,另一方面將現時不受保障者納入保障範圍,進一步增加受保者數字。

醫療方面又能否像挽回美國迷失十年般達致雙贏局面?當然能夠,而且雙贏方案將左右逢源,贏得左右兩派歡迎。有關細節詳見《美國僵局》書中,其中要點簡介如下:

適度醫保三大假設:我建議的適度醫療系統包含下列三大方向。

方向一:受保人數大增


措施包括加大各受保者的保障額,同時增加受保者人數。此一方向是奧巴馬總統改革方案的關鍵元素。

方向二:醫保服務供應大增


此一方向往往備受忽略,奧巴馬方案中亦少見提及。但要增加受保人數,則必先循此方向入手。其原因可見於此一例子:即使所有僱員均獲僱主提供醫保,在新的醫保計劃範圍內找到合適的診所,但預約服務時卻往往苦無門路,箇中原因不外以下兩點:第一,有25%現職醫生將於20年內到達退休年齡;第二,醫保計劃的「成本控制」措施將扼殺醫療服務盈利空間,無錢可賺的服務機構惟有結業。

方向三:收窄醫療開支佔GDP比例


表面看來,基於供求上漲的發展,要擴展醫療業,而又同時削減全國醫療服務開支殊非易事。必須注意,我主張的方案目的在於削減總開支實額,而非像奧巴馬般只求減慢開支增幅。

根據微觀經濟學基本原理,當我們說供應增長速度快於需求,實指「供應曲線」(只屬函數,而非實數)向右移動的速度高於「需求曲線」,反之亦然。

上述經濟學原理以幾何圖形呈現【圖3】,其中兩個陰影部分代表市場在E及E*達致平衡時分別所涉及的總開支。

假設為求滿足基本供求而推出新政策,E和E*分別代表實施前與實施後的兩種市場狀況。坐標軸數字純屬虛構,只供參考;其中時限姑且定為15年。在設定時期內,圖3中供應曲線外移幅度遠高於需求曲線。由於供應曲線外移幅度每年均須高於需求曲線,按此假設,供應曲線與需求曲線之間的累積差距將日漸擴大。

總而言之,在提供服務量大增的同時,病人以及保險公司的單位成本均告下降,而全國醫療總開支亦隨之減少。雖然「例證」純屬幾何學性質,而只在上述例證中的幾何形圖表中適用,但其中的邏輯則放諸四海皆準。

結論


由此可見,雙贏方案確有可能。但由於上述分析結果只整體上適用於醫療界,須將此項全面要求與多項政策改革在微觀層面接軌。因此,本書第三章結尾部分即對有關宏觀與微觀要求進行探討,其中涉及的議題包括侵權法改革、專家系統自動化,以及醫療改革其他相關範疇。問題重點在於任何微觀市場所制訂的對策如要合乎理想,就必須導致有關市場的供應曲線外移速度高於需求曲線。對於時下美國報刊中層出不窮的微觀改革建議,上述分析方法無疑令人耳目一新。



張五常 - 合約結構主宰成本定律

掌握經濟學概念的困難源於變化多。這些概念是從人類的行為規律演變出來的。概念的變化是複雜理論的替代。概念變化少要多用複雜的理論;概念變化多理論可以大手地簡化。我選走後者的路,認為複雜的理論對解釋行為很困難。

作研究生時我學過不少複雜的理論。後來為人師表,在研究院教理論時,那些沒有什麼解釋用場的複雜理論可以應酬學生的提問。然而,回顧經濟學的發展,有解釋力的作品永遠是那些能把簡單理論用出變化的。說簡單理論用出變化其實是說概念用出變化。概念的變化可以很複雜。世界本來就複雜。基於複雜世事的觀察,以簡單理論處理,概念的複雜變化無可避免。我們只希望能把概念的複雜變化再簡化。

成本與租值的另一個分別

論到經濟概念的變化,最複雜莫如成本,尤其是要加進也算是成本的租值、租值消散、交易費用等。這些方面我在《收入與成本》花了不少筆墨,還要繼續補充。這裡我要介紹另一個關於成本與租值的不同看法:成本的變動決定行為,而租值的變動是被行為決定的。

馬歇爾提出上頭成本(overhead cost,他又稱間接成本)與直接成本的分別,很有意思。跟馬前輩有別,我把上頭成本闡釋為覆水難收的投資或簽了不能反悔的合約,但因為競爭者往往也要面對類同的局限,覆水難收的投資會帶來一種租值收入,由市場釐定,也由市場保護。這租值是上頭成本,其所值跟覆水難收的投資不一樣,可以較高或較低,也可以是零。租值可以作為成本看,因為入了局的人可以把生意賣出去,有這機會的選擇。

馬歇爾提出的直接成本,是不生產不需要支付的。應該對。不生產不需要支付的直接成本帶來的一個含意,是面對需求這種成本決定是否要生產及產出之量為何。除非是為了賣廣告,或應酬,或樂善好施,或預期看好,市價低於直接成本是不會生產的。直接成本於是成為這裡要說的非租值成本,決定行為而不是被行為決定。

直接成本的定律

我要在這裡提出一個定律,稱「成本定律」,是只為直接成本而用的。這定律說,直接成本是按量度產量而支付的費用。為什麼我要用上「定律」這樣隆重其事呢?因為這定律可以方便地帶到合約結構那方面去!不是定義,而是定律。有兩個理由。其一是定義不可能錯,但定律則可能錯,所以有解釋力。其二是這個看似簡單的「成本定律」有不少變化,可以推得很遠。

同學應該記得,我在《經濟解釋》舊版卷三第四章第二節提出的「履行定律」跟這裡提出的「成本定律」略有相同之處。履行定律說凡是量度而作價的特質,提供服務者履行合約的意向增加,使監管費用減少。換言之,卸責或瞞騙的行為主要出現在沒有量度作價的特質上。履行定律與本節提出的成本定律的用處不同。相同的是量度與作價的關係。在經濟學這關係到處都重要,好比在價格分歧、捆綁銷售等話題上,傳統的錯誤分析往往錯在這關係處理失當。是後話。(這裡,同學們不妨重溫《科學說需求》第五章第七節《何謂量?》。)

購買廠房與件工合約的例子

讓我從曾經說過的說起吧。還未入局,考慮投資設廠,購置廠房等投資是直接成本。作這考慮時你一定盤算過要產出什麼及產量的大概是多少。這樣,你是按量度產量而支付購買廠房等投資,沒有違反我提出的成本定律。

現在假設你下了注,投資購買了一間小廠房,付清了賬,只產出一種產品,只訂一個出售價。讓我再假設你以件工聘請工人,即是工資以每件產品算。廠房、水、電、材料等皆由你提供。這裡,廠房的投資再不是你的直接成本。你不是把廠房租回來,也不打算租出或賣出去。只為自用生產,廠房本身的市價變動不會影響你的直接成本。但其他費用如水、電、材料、工資等是你的直接成本。產品每件算工資,當然是按產量支付。材料的成本也是按產量支付。至於水與電,是按水表與電表支付,而產量如何水與電的費用會如何你心裡有數。這是說,工資、材料、水、電等皆按產量支付費用,皆直接成本,而這些生產要素的相對價格怎樣變它們的組合會跟着怎樣變,課本有教,這裡從略了。

覓價與受價之別

這裡關注的,是所有直接成本的合併會算出一件產品的直接平均成本與產量變動的邊際成本。如果生產率增加或廠房出現擠迫,邊際成本會上升。你是個覓價者,面對向右下傾斜的需求曲線,爭取財富或租值極大化你的產量是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入。因為邊際成本在出售價之下,會出現一個所謂無效率的「死三角」。但售價會在平均成本之上,得到的差距總和是租值的回報,也即是廠房所獲的租值,上頭成本是也。如果你從事這項生產有過人之處,或是什麼名牌寶號,還有另一些租值要加上去。換言之,租值是由市場決定的,把生意出售可獲租值的折現,但產量多少,賣何價,則由直接成本及市場需求決定。還有一個重點,因為租值是上文說過的(機會)成本,而出售之價包括這租值,所以價為何,包括租值的平均成本就為何——你面對的向右下傾斜的需求曲線就是你的平均成本曲線,也即是平均收入與平均成本相同。不是我的發明,是弗里德曼先說的。要補充:假設產品只賣一個價。

如果你是個受價者,面對的需求曲線是平線一條,上述的租值算法沒有變,只是賣價不由你決定。因為你面對的邊際收入曲線也是平線一條,跟面對的需求曲線一樣,你的產量會較高。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入的均衡點是提升了產量,死三角不復存在。這是傳統的完善競爭增加經濟效率的看法。接下來第三節可見,面對向右下傾斜的需求曲線的覓價行為,死三角的出現是限於一種產品只賣一個價與不約束顧客購買量的均衡效果。這裡也要補充:受價者面對的需求是平線一條,課本教包括租值的平均成本曲線是碗形,是從碗形的直接平均成本曲線直加上去。其實也是價為何包括租值的平均成本也為何,有關的只是一點。

轉換合約直接成本會變

現在讓我轉到一些變化去吧。如果上述的廠房你不是買下來,而是租下來,每天算租金,隨時可以遷出,那麼你會以每天的產量來打你的算盤。這廠房租金於是成為你的直接成本。加上水、電、材料、工資等,你的產品的直接平均成本曲線會上升。在一般情況下,雖然加進租金直接平均成本曲線會移動上升,但邊際成本曲線不會移動,所以產量與售價也跟着不變。會變的是你自己的租值或上頭成本:會下降。

我說在一般情況下你的邊際成本不會變,是因為你要付的廠房租金沒有因為你的產量變動而變。這後者的變動是可能的,所以把廠房的上頭成本改為每天算租金的直接成本,你的產量與售價有變動的可能。機會不大,因為租廠房給你的業主通常不會管你的產量變動。如果業主知道你的生意好,加租,你接受,這也只會使你的直接平均成本曲線移動上升,不會影響你的邊際成本曲線。

合約選擇與成本定律的關係

不管怎樣說,如果一個生產者的所有成本都是直接的,都是按着產量來支付費用,決定價格及產量一般而言會較為精確。問題是交易(包括訊息)費用會增加。你買廠房,不租,是為了增加一點穩定性。你要求長期租約,不要每天算,理由也類同。租廠房給你的業主也有你隨時不交租的顧忌。選擇以哪種合約安排來處理你的生產活動,交易或訊息費用是重要的考慮。合約選擇,經濟學的分析困難永遠是交易費用帶來的麻煩。說這是因為交易費用,那是因為交易費用,會容易地走進套套邏輯的框框去,即是說了等於沒有說。處理不易,但可以處理——這是卷四《制度的選擇》的話題了。

上述的重點,是合約的結構有變上頭成本與直接成本的分配會跟着變。我提出的成本定律的主要用場,是照亮着一條路,教我們怎樣看生產的合約結構的變化。這變化要從租值與直接成本之間的替代看:這樣安排是量度產量算成本,那樣安排上頭成本由市場決定。有市場重要,分受價與覓價,產量為何由直接成本決定,而直接成本是由合約結構主宰着的。換言之,要明白市場的運作,依照我提出的成本定律,重要的一步是問費用的支付是否按產量算。

轉移算價怎樣看

讓我在這裡向旁走一步,先談另一個有關的話題。那是轉移算價(transfer pricing),很多大機構採用,尤其是西方的。轉移算價是指同一機構之內(或母子公司之間),不同部門使用機構提供的物資的調動要算量與價。例如甲部門多用樓房面積要多算租金,乙部門用少了面積要減租金。機構提供的筆、墨、紙張等,每個部門要記錄下來,算價。部門各自的工資當然更要算了。這些是一家機構或公司之內每個部門算所用的物資或場地之價,會計部有清楚的記錄,而會計部本身用了些什麼也要算。這些算價不是算機構產出的物品之價,而是算機構之內不同部門的物資使用的量與價,所以稱為轉移算價。甲部門要求多點樓房面積嗎?可以,但要加租金,而乙部門少了面積當然要減租金了。你要多用一張紙,我比你少用一張,大家算清楚吧。

有趣,但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有時機構只有一個大老闆,為什麼還要這樣算?解釋有三,應該是三者的合併吧。其一是在年尾分紅時,不同部門的貢獻要看他們各自使用物資的支出,濫用的行為於是受到約束與監管。其二是不同部門各自算清楚,機構的運作增加了訊息,例如機構要增產或削減開支,不同部門要怎樣調整有了依憑。最重要可能是第三點:上頭成本的租值由市場決定,機構老闆不能不接受,但這租值提供的訊息沒有直接成本那樣清晰明確。清晰的成本有助生意決策,所以老闆要以「轉移算價」這操作來看看如果上頭成本是直接成本他應該怎麼辦。這樣看,轉移算價是假設的直接成本了。

沒有灰色地帶的兩端

讓我轉到上頭成本與直接成本之間的灰色地帶吧。先從兩個沒有灰色的極端看:上頭是上頭,直接是直接,沒有問號。第一個極端起於交易費用的阻礙性太強,合約的安排無從以產量算支出。有共用品性質的資源是好例子。一家公司的名牌寶號可以很值錢,往往是曾經花了龐大投資才獲取的租值,但擁有者無從按產量算使用寶號的費用。發明專利或商業秘密,雖然租用合約不易處理,但存在,你按產量租用是你的直接成本。如果秘密或專利是你自己擁有,因為是共用品性質你無從計算每件產品的費用為何。自己擁有,自己使用,有共用品性質的資產帶來的租值是上頭成本,沒有灰色地帶。(關於共用品,同學們要讀《科學說需求》的第八章。我不同意薩繆爾森等人的分析。)

另一個極端,是上文提到的以件工算工資,是直接成本無疑問,沒有灰色地帶。分紅或分成合約也可以從量的變動看直接成本的變動,也無疑問。這裡有一個麻煩:分成如果沒有其他約束會出現抽稅帶來的效果,所以分成合約的結構會比件工合約來得複雜。這裡同學們要讀我一九六八年發表的《佃農理論》。

兩端之間可有灰色

在上述的兩個極端之間,灰色地帶是比較容易出現了。例如以時間算工資,不是每天算的短約而是一年的長約,灰色地帶容易出現。有兩個原因。其一是量度時間只是一個委託的量,不是產品本身,監管產量有較大的困難(見一九八三年拙作《公司的合約性質》)。其二是時間工資合約為期愈長,生意的變化帶來的產量上落可以很大。你聘請了一位經理,約定了年薪,每月發工資,生意大跌你怎麼辦?你可以毀約打官司,可以關門說破產,但也可能期待生意有轉機,守得雲開見月明。跟聘請的經理說明生意好有分紅,所以工資調低一點有助。但除此之外,生意下跌,你不關門,不毀約,你發給經理的工資要切進上頭成本的租值去。你希望生意有轉機,這租值下降至負值你可能還要堅守。這裡的問題是在好些情況下,你發給該經理的工資再不能以產量算——委託之量也不能——不是直接成本,而是上頭成本的租值消散。這消散下降至零甚至負值,你還因為預期可有轉機而繼續支付工資,可以關門但不關,是賭博。我曾經讀到的統計數字說,這種賭博勝出的或然率不高。

結語

灰色地帶惹來的麻煩,是在好些情況下我們難以判斷由直接成本決定的邊際成本為何。這判斷是解釋生產與覓價行為的一個重要部分。做生意的人可能不知道,而假設他們知道雖然有科學方法論的支持,但經濟學者歷來沒有說明他們假設的是什麼。漠視交易費用是災難,假設交易費用是零也是災難。

本節提出的成本定律教我們怎樣看問題,同時指出,合約結構的安排有變成本的性質會跟着變。直接成本是否清晰有時重要有時不重要。還有的是,不管是覓價還是受價,只要市場有競爭,合約的選擇夠自由,生產者是否知道邊際成本何物可以是無關宏旨的:只要競爭市場有選擇合約的自由,懂得數鈔票,左嘗試右嘗試,生意亂做一通不會是大錯。合約的自由選擇對經濟運作重要,一九六六年構思佃農理論時我已經看得清楚。可惜到今天經濟學者還漠視合約的分析。

經濟學者要解釋做生意的人的行為,做生意的人聽到經濟學者的解釋以為是發神經。這是經濟學者的咎由自取了。經濟學者通常不懂生意之道。不需要懂,但為了研究,我曾涉及的生意有多種,因而深信經濟學可以解釋商人的行為。我不是懂生意之道,而是知道市場發生着些什麼事。說什麼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入,商人聽來哈哈大笑。他們笑經濟學者不知世事。我認為那是起於經濟學者不從觀察世事作為起點才用他們的理論及概念作解釋,然後推出驗證假說。

我希望從這節同學們可以知道,邊際分析要用得有彈性,要懂得怎樣容許灰色地帶的存在,也要知道做生意的人在灰色地帶的選擇往往舉棋不定,有些是獨行俠,可以一博,有些家中有孩子要照顧,認為博不過。知道局限及其轉變,經濟學推斷人類行為的準確性與牛頓推斷蘋果會掉到地上的準確性是一致的。

灰色地帶有灰色地帶的處理方法,跟沒有灰色地帶的處理方法不同。不知世事,以為沒有灰色地帶,是怪不得做生意的人嘲笑經濟學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