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日星期四

John Mauldin - 美國政經僵局啟示

當前困境重重,從醫療保健以至經濟危機等問題千頭萬緒,令決策當局束手無策;今後將如何面對逆境?今期推介的文章作者為Strategic Economic Decisions(SED)主席布羅克(Woody Brock)博士,於1985年成立SED,在息率與經濟迷局方面素以分析入微見稱。筆者亦向來欣賞布羅克見解獨到,其近作《美國僵局:左右兩派分析緣何皆錯》(American Gridlock: Why the Left and Right are Both Wrong)切中時弊,尤具參考價值。「跳出思維定式」專欄將一連兩周,讓布羅克現身說法,闡釋書中的精闢灼見;有關該書背景資料詳見www.amazon.com/gridlock

為美國目前危機尋找出路確已刻不容緩,否則更會禍延下一代。布羅克在新作中探討的各種原則,可說放諸四海而皆準;美國以外地區讀者如能對其中論點細加咀嚼,亦定能從中獲得啟發。

讀者對書中的基本假設容或有所保留,但對其中推論應無異議。作者論題與筆者當年研究的部分專題大同小異,但時移世易,知識亦須與時並進,切合所需。

有關布羅克博士以及其經濟分析服務詳情,可瀏覽SED網站(www.SEDinc.com),作者其他相關論文亦附載其中。 

以下文章摘自布羅克新作《美國僵局:左右兩派分析緣何皆錯》。

因債務沉重、失業高企、經濟疲弱而引致社會陷於政治對立局面,西方國家正瀰漫一片悲觀情緒。左右兩派爭論不休,勢成水火,以致無法達成任何超越黨派政見的解困方案。我在所著新作《美國僵局》中以樂觀態度抗衡當前逆境與悲觀意識,目的不在縮短左右兩派鴻溝,而在尋求超越兩派偏見,從而針對美國當前困境達致雙贏方案,不但有助於各國打破經濟困局,亦藉以提供指路明燈,引領各國經濟從此邁向光明前路。

著名經濟學家、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魯賓尼(Nouriel Roubini)對本書要點有如下扼要描述:

《美國僵局》一書以嚴謹論證點出美國目前所面對的五大難題,其中包括如何在「迷失十年」之後迷途知返、重新振作,以至如何扭轉財富分配不均、如何避免未來福利開支過重導致國庫空虛、如何預防金融危機再現等等。布羅克不僅就相關危機提出個人觀點,還根據『第一原理』,針對每一危機推斷出可行的雙贏方案。

此書所以與別不同,主要在於其中尋求解難方案的過程中採用第一原理(First Principles)的「演繹法」,而非基於意識形態為本數據分析的「歸納法」。各章每於關節點上援引種種強而有力的演繹法,其中包括約翰‧納殊(John F. Nash Jr.)的「博弈理論」、有關政府「恰當」財赤的嶄新理論、「變幻」經濟學、供求定律的引伸用途,以及現代倫理理論等。上述種種嶄新理論提供嶄新視角,從而發掘出跨越黨派的政策方案,藉此打破當前的政策僵局。

第一章:打破各持己見僵局

本書首章開宗明義,點出各持己見是當前政策僵局成因之一。華盛頓政界中人各不相容局面愈演愈烈,共和民主兩黨議員甚至連用餐地點亦各據地盤。新聞媒體之中左右派界線亦日益明顯:大報中以《紐約時報》為左傾言論代表,《華爾街日報》為右傾言論代表;電視台中MSNBC以左傾立場見稱,霍士新聞則以右傾立場見稱。影響所及,基於蘇格拉底式對話的修辭與辯論傳統已蕩然無存,左右兩派已水火不容,議會中應有的理性思辯已淪為謾罵叫囂。共和民主兩黨政見顯然一偏到底,預設立場一旦形成,就無論如何也寸步不讓。

回顧柏拉圖和歐幾里得所處時代,演繹法容許在論點從最初假設(第一原理)過渡至最終結論過程中改變信念,從而達成協議。過程中基本假設與結論往往互相緊扣,密不透風,以致辯論中任何一方只要同意第一原理,就必須同意最終結論。

我在《美國僵局》書中在論證第一原理的推理過程時,顯示有一種獨特政策確能在降低醫療保健開支所佔GDP比例的同時,提升所提供服務數量以及受惠人數;可見魚與熊掌確實可以兼而得之。至於美國的所謂「迷失十年」,亦同樣可以制定獨特政策加以預防。

現時美國政界所以出現各持己見現象,原因之一在於演繹式推理法已不再在學校裏教授;而在政策分析方面,亦以數據為本的歸納法取而代之。歸納法的不足之處,早經18世紀蘇格蘭哲學家休謨(David Hume)指出,其要點在於:無論抽樣數量與所依數據有多大,亦無法如演繹法般找出絕對真理。即使目睹一萬隻白天鵝,亦不能推斷世上只有白天鵝而否定黑天鵝存在。

可惜近年來在一股各持己見的風氣之中,「純粹」歸納法已被扭曲的數據分析所取代。黨派的既定立場日益鮮明,而信念改變與辯證過程已極為罕見。由此看來,年輕研究人員單憑Excel試算表以及根據網上數據所作分析,實在不能用作理性辯論的依據。


正如一般人往往抱怨網絡世界信息已多得不勝負荷,過分依賴歸納法作為推理手段的惡果,自然是以為資訊愈多愈好。以納殊「博弈理論」中的著名「議價問題」為例,兩名參加者趣味、稟賦、風險承受能力各異,又怎可以就如何分餡餅或分錢達成協議?雖然兩人都想一人獨享,但只能平分秋色,或作三七分,最終目的在於找出一條任何情況下都適用的方程式,用以計算餡餅的分配方法。假設影響議價行為的因素有40種,試想要分析多少數據才能創出一個萬試萬靈的餡餅分配模型。

假使只懂分析數據,就永遠無法想像納殊憑其「美妙心靈」從議價理論中五大公理所推理出的結果,因為演繹過程完全毋須依賴任何數據。對議價結果產生關鍵作用的變數只得一個,那就是甲和乙兩名博弈者抗拒風險程度上的差異。

對於為何章法紊亂的歸納法竟會勝過法度嚴謹的演繹法,而各持己見風氣成因何在,本章提出以下各點解釋:一)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高度政治化環境,在社會上孕育出非黑即白的「絕對」是非觀;二)以經典名著過分側重傳統價值而逐漸將之從學校課程中摒除;三)隨着社會生活方式轉變而一般受眾專注力持久度日降,傳媒報道為求投其所好,逐漸捨棄循序漸進的分析方法,轉而引述政黨譁眾取寵的片言隻語以偏概全;四)試算表軟件與互聯網大行其道,便於在網上搜集迎合一己主觀的資料,因而助長數據在手就以為真相在握的狂妄自大作風。

本章結論部分就如何緩解時下偏執傾向,並就打破政策僵局提出連串建議。首先,必須證明不受左翼或右翼偏見左右的雙贏方案確實存在,亦即確有辦法打破目前僵局。其次,傳媒以及政府中不同派別必須共同合作,促使官員為不惜押上下一代前途的一錯再錯決策負上責任。 

大家不妨細想一下當前政策的一大醜聞:美國未來的老人如夠長命,就能在25年的退休生活中如數取回畢生的社會保障供款,對比之下,先父得享社會保障福利的時期不到五年。

這無異於立法規定女子待遇只能及得上男子五分之一;同性戀者待遇只能及得上異性戀者五分之一;又或者黑人待遇只能及得上白人五分之一。令人氣憤的是,目前不公的社會現象實由美國福利政策所致,而鼓吹這種福利政策的偏偏是口口聲聲維護「公平」原則的所謂「自由主義者」。不妨在此給各位股民獻上一項「另類」投資建議:壟斷乾草叉生產業務的四家企業股票,除了投資回報可觀,一旦「其餘99%」的平民百姓找上門來,也有自衛武器可用。

第二章:未來十年注定迷失?

本章探討美國如何避免在21世紀首十年迷失方向,以免經濟低迷、財赤過高、失業屢創新高(年青人失業情況尤其嚴重)。討論共分三節,第一節「七大逆風」,闡釋為何美國經濟一沉不起。第二節「第一原理」,點出任何以避免「迷失十年」為目標的政策所須符合的四大「第一原理」(或「基本假設」)。第三節則推斷有何獨特政策能符合所有基本假設。本章中最耐人尋味之處,也許在於指出要制定雙贏政策,美國必須重新審視何謂「財赤」以至財政政策真義何在。

按總產值跌幅以及緩慢的復蘇步伐計算,最近的經濟周期表現之差為幾十年來之最。雖然推出財政與貨幣刺激方案的力度前所未見,但在經濟邁向復蘇30個月之後,GDP只在近期才得以重返2007年衰退前水平。此外,根據美國U6級最廣泛的失業標準計算,失業率仍高達15%左右。從【圖1】所示數據可見美國近60年來的衰退和復蘇走勢。

美國當前有四大目標:1)大幅加速GDP增長;2)大幅削減失業率;3)維持債市投資;4)重建基礎設施。我建議每年投放1萬億美元推行規模有如「馬歇爾計劃」的復興大計,因為只有如此,才能全面達標。基礎設施方面,除卻修橋補路以外,還須建設供電、煉油、公共運輸設施,並且在醫療及教育服務方面推出嶄新服務模式。有關建議已詳列於《美國僵局》書中。

但建議最初容或引致以下兩方面疑慮:首先,美國物資是否足以支持如此重大而又不可或缺的投資?其次,美國政府可有足夠財力可供計劃所需?可以斷言,美國兩方面的資源都不足夠。畢竟即使未將基建開支計算在內,美國當前財赤已經過高而須削減。正如歐洲多國,為求維持債市投資,美國必須在十年內實行財政緊縮,否則將面臨債息飆升以及長期破產。

由於國債隨財赤逐年增加而日益龐大,債市終會面臨政府資不抵債或透過大量印鈔來削債的風險。因此,投資者對債券孳息要求將日增,因而拖慢經濟增長步伐,並導致債務再融資成本失控飆升,隨即引致全球各國普遍受累的「債務陷阱」。【圖2】中的甲國以美國現況為藍本;2010年至2011年間,鑑於民主共和兩黨面對開支失控均束手無策,全球各地投資者不禁懷疑美國長期償債能力。

另一方面,圖中乙國額外舉債萬億美元以投資於對產力肯定有幫助的項目,將一如私營企業的資本投資般、日後帶來的產力提升足以抵銷當前的成本。由於投資整體上不會對下一代造成債務負擔,所以乙國得以錄得零財赤,因而得以穩住債市投資者信心,不致推高息率,而政府則繼續維持適度開支,避免拖累經濟步伐。

美國總統對萬億美元投資實效自然不無顧慮,《美國僵局》書中以蘇格拉底式對話逐一分析。最後,美國馬歇爾計劃式的經濟復興大計亦可以「適度財赤」(optimal fiscaldeficits)此一高層次經濟學理論為依據。有關理論在經濟學家庫爾茨(Mordecai Kurz)與諾貝爾經濟學得主阿羅(Kenneth Arrow)合著的《公共投資、回報率與適度財政政策》(Public Investment, Rate of Return, and Optimal Fiscal Policy)一書中論之甚詳。

上述建議的復興大計將產生以下兩方面的副作用。首先,推動產力的開支自會提升資本與勞工生產力,對GDP增長均大有助益。其次,由於乘數及加速效應,高回報投資所創造的職位數量,將近三倍於轉撥款項投資(例如保住州政府僱員飯碗方面的投資)。

第三章:化解福利開支危機

第三章探討未來社會保障以及聯邦醫療保險計劃(Medicare)等長者福利開支將引發的危機。美國未來半世紀在福利開支方面的無資金準備負債,估計在40萬億至60萬億美元之間;與一般預期相反,社會保障方面問題其實不算嚴重。正如本章末段指出,要在未來75年維持社會保障開支,可行的辦法有好幾種。只要從速實行社會保障改革,削減開支「指數化」速率,並將退休年齡延至70歲就已足夠。

至於較為嚴重的醫療開支不斷膨脹的問題,有關開支佔GDP比例將由現時18.3%升至遠超30%以上,屆時即表示美國已瀕臨破產。奧巴馬總統2008年推出的改革法案,可算是解決醫療開支失控的創舉,一方面限制開支增長,另一方面將現時不受保障者納入保障範圍,進一步增加受保者數字。

醫療方面又能否像挽回美國迷失十年般達致雙贏局面?當然能夠,而且雙贏方案將左右逢源,贏得左右兩派歡迎。有關細節詳見《美國僵局》書中,其中要點簡介如下:

適度醫保三大假設:我建議的適度醫療系統包含下列三大方向。

方向一:受保人數大增


措施包括加大各受保者的保障額,同時增加受保者人數。此一方向是奧巴馬總統改革方案的關鍵元素。

方向二:醫保服務供應大增


此一方向往往備受忽略,奧巴馬方案中亦少見提及。但要增加受保人數,則必先循此方向入手。其原因可見於此一例子:即使所有僱員均獲僱主提供醫保,在新的醫保計劃範圍內找到合適的診所,但預約服務時卻往往苦無門路,箇中原因不外以下兩點:第一,有25%現職醫生將於20年內到達退休年齡;第二,醫保計劃的「成本控制」措施將扼殺醫療服務盈利空間,無錢可賺的服務機構惟有結業。

方向三:收窄醫療開支佔GDP比例


表面看來,基於供求上漲的發展,要擴展醫療業,而又同時削減全國醫療服務開支殊非易事。必須注意,我主張的方案目的在於削減總開支實額,而非像奧巴馬般只求減慢開支增幅。

根據微觀經濟學基本原理,當我們說供應增長速度快於需求,實指「供應曲線」(只屬函數,而非實數)向右移動的速度高於「需求曲線」,反之亦然。

上述經濟學原理以幾何圖形呈現【圖3】,其中兩個陰影部分代表市場在E及E*達致平衡時分別所涉及的總開支。

假設為求滿足基本供求而推出新政策,E和E*分別代表實施前與實施後的兩種市場狀況。坐標軸數字純屬虛構,只供參考;其中時限姑且定為15年。在設定時期內,圖3中供應曲線外移幅度遠高於需求曲線。由於供應曲線外移幅度每年均須高於需求曲線,按此假設,供應曲線與需求曲線之間的累積差距將日漸擴大。

總而言之,在提供服務量大增的同時,病人以及保險公司的單位成本均告下降,而全國醫療總開支亦隨之減少。雖然「例證」純屬幾何學性質,而只在上述例證中的幾何形圖表中適用,但其中的邏輯則放諸四海皆準。

結論


由此可見,雙贏方案確有可能。但由於上述分析結果只整體上適用於醫療界,須將此項全面要求與多項政策改革在微觀層面接軌。因此,本書第三章結尾部分即對有關宏觀與微觀要求進行探討,其中涉及的議題包括侵權法改革、專家系統自動化,以及醫療改革其他相關範疇。問題重點在於任何微觀市場所制訂的對策如要合乎理想,就必須導致有關市場的供應曲線外移速度高於需求曲線。對於時下美國報刊中層出不窮的微觀改革建議,上述分析方法無疑令人耳目一新。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