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2日星期四

統籌規劃


1、燒水沏茶時,洗水壺要用1分鐘,燒開水要用10分鐘,洗茶壺要用2分鐘,洗茶杯用2分鐘,拿茶葉要用1分鐘,如何安排才能儘早喝上茶。
【分析】:先洗水壺 然後燒開水,在燒水的時候去洗茶壺、洗茶杯、拿茶葉。共需要1+10=11分鐘。


2、有137噸貨物要從甲地運往乙地,大卡車的載重量是5噸,小卡車的載重量是2噸,大卡車與小卡車每車次的耗油量分別是10公升和5公升,問如何選派車輛才能使運輸耗油量最少?這時共需耗油多少升?
【分析】:依題意,大卡車每噸耗油量為10÷5=2(公升);小卡車每噸耗油量為5÷2=2.5(公升)。為了節省汽油應儘量選派大卡車運貨, 又由於  137=5×27+2,因此,最優調運方案是:選派27車次大卡車及1車次小卡車即可將貨物全部運完,且這時耗油量最少,只需用油  10×27+5×1=275(公升)


3、用一隻平底鍋烙餅,鍋上只能放兩個餅,烙熟餅的一面需要2分鐘,兩面共需4分鐘,現在需要烙熟三個餅,最少需要幾分鐘?
【分析】:一般的做法是先同時烙兩張餅,需要4分鐘,之後再烙第三張餅,還要用4分鐘,共需8分鐘,但我們注意到,在單獨烙第三張餅的時候,另外一個烙餅的位置是空的,這說明可能浪費了時間,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我們可以先烙第一、二兩張餅的第一面,2分鐘後,拿下第一張餅,放上第三張餅,並給第二張餅翻面,再過兩分鐘,第二張餅烙好了,這時取下第二張餅,並將第三張餅翻過來,同時把第一張餅未烙的一面放上。兩分鐘後,第一張和第三張餅也烙好了,整個過程用了6分鐘
 
 

4、甲、乙、丙、丁四人同時到一個小水龍頭處用水,甲洗拖布需要3分鐘,乙洗抹布需要2分鐘,丙用桶接水需要1分鐘,丁洗衣服需要10分鐘,怎樣安排四人的用水順序,才能使他們所花的總時間最少,並求出這個總時間。
【分析】:所花的總時間是指這四人各自所用時間與等待時間的總和,由於各自用水時間是固定的,所以只能想辦法減少等待的時間,即應該安排用水時間少的人先用。
解:應按丙,乙,甲,丁順序用水。
丙等待時間為0,用水時間1分鐘,總計1分鐘
乙等待時間為丙用水時間1分鐘,乙用水時間2分鐘,總計3分鐘
甲等待時間為丙和乙用水時間3分鐘,甲用水時間3分鐘,總計6分鐘
丁等待時間為丙、乙和甲用水時間共6分鐘,丁用水時間10分鐘,總計16分鐘,
總時間為1361626分鐘。

5、甲、乙、丙、丁四個人過橋,分別需要1分鐘,2分鐘,5分鐘,10分鐘。因為天黑,必須借助於手電筒過橋,可是他們總共只有 一個手電筒,並且橋的載重能力有限,最多只能承受兩個人的重量,也就是說,每次最多過兩個人。現在希望可以用最短的時間過橋,怎樣才能做到最短呢?你來幫 他們安排一下吧。最短時間是多少分鐘呢?

【分析】:大家都很容易想到,讓甲、乙搭配,丙、丁搭配應該比較節省時間。而他們只有一個手電筒,每次又只能過兩個人,所以每次過橋後,還得有 一個人返回送手電筒。為了節省時間,肯定是盡可能讓速度快的人承擔往返送手電筒的任務。那麼就應該讓甲和乙先過橋,用時2分鐘,再由甲返回送手電筒,需要 1分鐘,然後丙、丁搭配過橋,用時10分鐘。接下來乙返回,送手電筒,用時2分鐘,再和甲一起過橋,又用時2分鐘。所以花費的總時間 為:21102217分鐘。
解:21102217分鐘


6、小明騎在牛背上趕牛過河,共有甲乙丙丁四頭牛,甲牛過河需1分鐘,乙牛需2分鐘,丙牛需5分鐘,丁牛需6分鐘,每次只能騎一頭牛,趕一頭牛過河。最短時間是多少分鐘呢?
【分析】:要使過河時間最少,應抓住以下兩點:(1)同時過河的兩頭牛過河時間差要盡可能小(2)過河後應騎用時最少的牛回來。
解:小明騎在甲牛背上趕乙牛過河後,再騎甲牛返回,用時213分鐘
然後騎在丙牛背上趕丁牛過河後,再騎乙牛返回,用時628分鐘
最後騎在甲牛背上趕乙牛過河,不用返回,用時2分鐘。
總共用時(21)(62)213分鐘。

邏輯推理



簡介
邏輯推理問題的條件一般說來都具有一定的隱蔽性和迷惑性命且沒有一定的解題模式。因此,要正確解決這類問題,不僅需要始終抱地靈活的頭腦,更需要遵循邏輯思維的基本規律。

1.三隻貓同時吃掉三條魚要3分鐘,照這樣的速度,100只貓同時吃掉100條魚要多少分鐘?
分析:一隻貓吃掉一條魚需要3分鐘,100只貓吃掉100條魚也要3分鐘。


2.一個大和尚帶著兩個小和尚去河對岸的寺院。河上沒有橋,他們又都不會游泳。為了過河,他們找來一隻空船,船最多載重50千克,而大和尚正好重50千克,兩個小和尚各重25千克。問:他們怎麼才能全部過河?
分析:第一次兩個小和尚一起過河,讓其中一個小和尚將小船劃過來;
第二次讓大和尚獨自一人過河,讓另外的一個小和尚將船劃回來;
第三次兩個小和尚一起過河。


01.把一根木料截成4段用12分鐘。照這樣的速度,要是把同樣的木料截成8段,用多少分鐘?
分析:距四段需要鋸3次,所以每次的時間是4分鐘,截成8段需要鋸7次,所以時間為28分鐘
  

02. 張新、黎民、王亮三位老師分別來自湖南、廣西、甘肅,分別教語文、數學和英語。已知:(1) 張新不是湖南人,黎民不是廣西人;(2)湖南的老師不教英語;(3)廣西的老師教語文;(4)黎民不教數學。由此可知,王亮教的是(    )
A.數學     B.英語   
C.語文     D.什麼都不教
由題幹可知:黎民不是廣西人,不教語文,不教數學,那麼黎民教英語,再由(2)知黎民不是湖南人,故黎民是甘肅人。由上述推論、(1)張新不是湖南人和(3)廣西老師教語文,可知張新是廣西人,教語文。綜上所述王亮是湖南人,教數學。選A 


03.61根火柴,兩人輪流拿取,規定:每人每次至少拿走一根,最多拿走3根,直至拿完為止。誰拿到最後一根火柴誰輸。你有取勝的對策嗎?
 (1)讓對方先拿;(2)對方拿a(1 a3),我拿(4-a)根,以此類推,對方必定拿到最後的一根,後拿都必勝。


04.一次網球邀請賽,來自湖北,廣西,江蘇,北京,上海的五名運動員相遇在一起,據瞭解:
1)王平僅與另外兩名運動員比賽過;
2)上海運動員和另外三名運動員比賽過;
3)李兵沒有和廣西運動員比賽過;
4)江蘇運動員和淩華比賽過;
5)廣西,江蘇,北京的三名運動員相互之間都比賽過;
6)趙林僅與一名運動員比賽過。
問:張俊是哪個省市的運動員?
分析:“趙林僅與一名運動員比賽過”,說明趙林只比賽過1場,由(2)、(5)可得知上海、廣西、江蘇、北京運動員至少都比賽過2場或以上,趙林只能是湖北運動員;由(3)、(5)知李兵不是廣西運動員,也不是江蘇、北京運動員,李兵只能是上海運動員;又由(2)、(3)、(6)知,趙林(湖北)與李兵(上海)比賽過,李兵(上海)與趙林(湖北)、江蘇、北京運動員比賽過,可以知道王平肯定是廣西運動員;由(4)知淩華不是江蘇運動員,只能是北京運動員(如下表);據此採用列表法如下(用“×”表示否定,用“√”表示肯定):

湖北
廣西
江蘇
北京
上海
王平
×



×
李兵
×
×
×
×
淩華
×



×
趙林
×
×
×
×
張俊
×



×



05.在一所公寓裡有一人被殺害了,在現場共有甲、乙、丙三人。已知這三人中,一個是主犯,一個是從犯,一個與案件無關,員警從現場的人的口中得到下列證詞:
 甲不是主犯;
 乙不是從犯;
丙不是與案犯無關的人。
這三條證詞中,提到的名字都不是說話者本人,三條證詞不一定分別出自三人之口,但至少有一條是與案件無關的人講的,經過調查證實,只有與案件無關的人說真話,問主犯是誰?
分析由於“證詞中提到的名字都不是說話者本人”,因此這三條證詞至少出自兩人之口。又由“只有與案件無關的人說了實話”,所以這三條證詞中至少有一條是與案件 無關的人講的真話。
下面我們先對“只有一條是與案件無關的人講的真話”進行假設。
假設是真,是假話,則甲與丙都是與案件無關的人,或者甲與乙都是從犯,這與已知矛盾。
假設是真話,是假話,同上面情況類似,仍與已知矛盾。
假設是真話,是假話,則三人全是罪犯,也與已知矛盾。
這說明三條證詞中應有兩條是與案件無關的人講的真話。
假設是假話,是真話,則應出自與案件無關的人甲之口,但是假話,又推出甲是主犯,矛盾。
假設是假話,是真話,其結果與前一假設類似,仍然矛盾。
所以只有是假話,是真話。此時可知:丙是與案件無關的人,甲是從犯,乙是主犯。
說明 “假設推理法”特別對解決“真假話”問題尤為有效。



06.某個家庭先有四個家庭成員。他們的年齡各不相同,他們的年齡總和是129歲,而其中三個人的年齡是平方數。若倒退15年,這四人仍有三人的年齡是平方數。你知道他們各自的年齡嗎?
根據條件可知四人的年齡都應在15歲到129歲之間,並且有三人的年齡是15129之間的平方數,所以應對15129之間的平方數進行枚舉與篩選。
設四個人的現有年齡分別為a2b2c2dabcd都是自然數),有
a2+b2+c2+d=129a2>15, b2>15,c2>15,d15
因此,對於a2b2c2來說,可能出現的數字是:162536496481100121
因為15年前仍有3人的年齡是平方數,所以在a2b2c2中至少有兩個減去15後仍然是平方數。在上述8個平方數種不難發現,只有16–15 = 164 – 15 = 49符合條件,故a2 = 16b2 = 64
此時,c2+d = 129 – 16 – 64 = 49,將49分解成兩個都大於等於15,且其中之一為平方數的自然數,只有c2 = 25d = 24,這樣,d – 15 = 9,恰好是平方數。
由此得到四人的年齡分別為:16歲、24歲、25歲和64歲。












Future Tense 將來式


Simple Future Tense
How do we use the Simple Future Tense?
1.      No Plan 沒有計劃
I'll get a pen.
l   We will see what we can do to help you.
l   Maybe we'll stay in and watch television tonight.
l   I think I will have a holiday next year.
l   I don't think I'll buy that car.

2.      Prediction 預測
l   It will rain tomorrow.
l   People won't go to Jupiter before the 22nd century.
l   Who do you think will get the job?

3.      Be 應該是
l   I'll be in London tomorrow.
l   I'm going shopping. I won't be very long.
l   Will you be at work tomorrow?

When we use the simple future tense in speaking, we often contract the subject and auxiliary verb:
I will
I'll
you will
you'll
he will
she will
it will
he'll
she'll
it'll
we will
we'll
they will
they'll

For negative sentences in the simple future tense, we contract with won't, like this:
I will not
I won't
you will not
you won't
he will not
she will not
it will not
he won't
she won't
it won't
we will not
we won't
they will not
they won't

Exercise:
1.          You __________ never _____________ (help) him.

2.          The year 2222 is going to _________ (be) a very interesting year.

3.          John Smith __________________ (be) the next President.

4.          She is not going to _____________ (spend) her vacation in Hawaii.

5.          When are we going to __________ (meet) each other tonight?

6.          _________ you help me___________ (move) this heavy table?

7.          _________ you ____________ (make) dinner?

8.          I _______ not _________ (do) your homework for you.

9.          I __________ (be) ten year old next year.

10.      You ______________ (go) with me tomorrow.

How do we make the Simple Future Tense?
The structure of the simple future tense is:
subject
+
auxiliary verb WILL
+
main verb
invariable
base
will
V1

For negative sentences in the simple future tense, we insert not between the auxiliary verb and main verb. For question sentences, we exchange the subject and auxiliary verb. Look at these example sentences with the simple future tense:

subject
auxiliary verb
main verb

+
I
will

open
the door.
+
You
will

finish
before me.
-
She
will
not
be
at school tomorrow.
-
We
will
not
leave
yet.
?
Will
you

arrive
on time?
?
Will
they

want
di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