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7日星期二

信報 投資者日記 - 金價歷史重演?No way!

‧正所謂唔怕生壞命,最怕改壞名,上市公司也不例外。東南西北中發白、七色彩虹,還有緊貼炒賣氣氛的改名風氣,高仁在B5 頁「財圈識真假」以千奇百怪的上市公司名稱揭示市場潮流趨勢及管理層的把戲。

‧供求決定市價似乎一字咁淺,但涉及人際和社會關係卻會出現難以預料的後果。B6 頁研究部以三個關於魚的故事作為引子,介紹《魚的價值》一書所探討的商業真義、可持續發展、全球暖化及退休金危機等棘手問題。

‧內地企業雖然面對融資緊絀,但民間仍有充裕閒錢從事炒賣活動。為了解決這種「貧富懸殊」問題,中央計劃讓企業發行垃圾債券,但在缺乏獨立而公正的評級機構下,會否衍生企業「掠水」後即違約的危機?詳見B7 頁「冷熱財庫」。

2月6日,周一。《紐約時報》專欄作家Floyd Norris本月2日發表題為〈聚焦黃金,歷史重演〉(In a Focus on Gold, History Repeats Itself)一文,很有趣。單看標題,大家猜猜Norris看好還是看淡金價?顧文思義,題中既有歷史一詞,作者撰此文旨在鑑古知今,彰彰明甚。然而,他說的是哪段歷史?

文章的背景,乃1980年美國總統大選。各位只須回想上次黃金牛市終於何年,作者口中的「歷史重演」是什麼意思,答案已然寫在牆上。不錯,Norris對金價前景是悲觀的。老畢當然不會認同他的看法,但Norris在文中憶述的那段塵年舊事,放諸今天卻別具意義,值得洗耳恭聽。

「花生」對「牛仔」

1980年,美國仍在努力撫平越戰遺創,卡達執政四年,經濟萎頓通脹高企,伊朗人質事件令「花生總統」管治無方軟弱無能的形象更加深入民心。在人心思變強弱懸殊下,1980年「政壇牛仔」列根與「花生總統」卡達的對決勝負如何,在正式投票前已不問可知。

然而,這場發生於三十二年前的選戰,從金價的角度看有其他大選所無的特殊涵義,這正是Floyd Norris翻箱倒篋舊事重提的原因。

「花生」對「牛仔」大選於1980年舉行,其時美元與黃金脫鈎已近十年,以共和黨挑戰者身份問鼎總統寶座的列根,把通脹失控歸因於貨幣體制缺乏「實物」作後盾,央行印鈔隨心所欲。競選期間,列根三番四次提及一旦入主白宮,必第一時間成立「黃金委員會」,認真研究黃金在貨幣體制中應扮演什麼角色。

列根當選後坐言起行,「黃金委員會」於1981年成立,惟在許多人滿以為委員會必為美國恢復金本位制定下時間表路線圖下,除了研究發行與南非富格林競爭的本國金幣等無關痛癢的細微末節外,「黃金委員會」的結論是維持現狀,恢復金本位制云云,不知從何說起。金價在報告面世前已見了頂,隨即陷入長達二十年的熊市。

在「黃金委員會」一事上,列根難逃出術之嫌。競選期間,「政壇牛仔」為爭取選票,一方面暗示上台後將歇盡所能令美國貨幣體制重納正軌,另一方面卻在委員會的組成上盡挑畢生反對金本位制之士。換句話說,他在競選時不過承諾研究黃金在貨幣體制中的角色,可從沒有保證委員會必然得出恢復金本位制的結論。這就好比特首參選人在「競選」期間許下「當選」後設立專責小組研究復建居屋,但小組成員卻由強烈反對公營部門插手私樓人士主導,其理一般。

效列根故智

Norris重提舊事,乃因共和黨總統提名角逐者之一、前眾議院議長金里奇(Newt Gingrich),上月於南卡羅萊納州初選效列根之故智,承諾一旦當上共和黨總統候選人,並在大選中擊敗奧巴馬,他將一如當年的列根那樣,成立「黃金委員會」。此招一出,金里奇在南卡州初選果然報捷,壓倒大熱羅姆尼(Mitt Romney),但在接着舉年的佛羅里達州初選卻再次大敗於後者,「黃金委員會」是否真的管用,有待證明。

值得一提的是,與列根不同,金里奇揚言一旦入主白宮,「黃金委員會」主席重任將由二人分擔,一為《真正的金本位》(The True Gold Standard)一書作者Lewis Lehrman,另一為著名「金甲蟲」、Grant's Interest Rate Observer創辦人兼主編Jim Grant。

二人立場天下皆知,在他們領導下的「黃金委員會」,於恢復金本位一事上將得出什麼結論,不讀報告也可思過半。

在共和黨總統提名形勢中,羅姆尼領先優勢太明顯,金里達要絕地反彈,必須出奇制勝。在一眾對手中,由始至終義無反顧支持金本位制的,只有從政多年一直主張廢除聯儲局的保羅(Ron Paul)。在共和黨連場初選中,保羅雖一仗未勝,惟其表現卻出乎許多認定此人「unelectable」的論者意外。更重要的是,不少投資界名人如「債王」格羅斯和「末日博士」麥嘉華,最近相繼站出來力撐Ron Paul。金里奇的策略,顯然是「盜用」保羅的政綱,然後把自己包裝成共和黨內唯一有機會擊敗奧巴馬的總統候選人,以此爭取原先擁戴保羅的人改為支持他。然而,在提名路上,金里奇可以走得那麼遠嗎?

Floyd Norris要說的是,不管1980抑或2012年,當政客在金價屢創新高時圍繞黃金說三道四,金價可能已經見了頂。問題是,以上世紀的眼光看本世紀的金市,恰當嗎?

著名基金經理格蘭瑟姆(Jeremy Grantham)創辦的GMO上月發表了一份評論金價的報告,其主要論點是持續十年的黃金牛市,最大動力來自新興經濟體需求。此說雖了無新意,但報告中列舉的多項統計,卻令人耳目一新。GMO對過去十年黃金需求的不同來源作出比較,發現在29,342公噸的總需求(包括投資與珠寶)中,發達國買下7,200噸,比率為25%;近年受到媒體吹噓的黃金ETFs,十年來在總需求中佔去2,200噸,比率不足7.5%;中俄兩國央行期間雖買入1,050噸黃金,惟其他央行淨沽出3,300噸,意味央行因素整體而言對黃金需求不利。

新興市場需求強勁

新興經濟體對黃金的零售需求合共23,200噸,在過去十年29,342噸全球總需求中,佔比高達79%,僅中印兩國便佔去其中9,000噸,比全部發達國需求加起來還要多,且四倍於期內黃金ETFs的需求!

以上因素,在「政壇牛仔」決戰「花生總統」的年代並不存在。再說,列根在「黃金委員會」一事上也許欺騙了選民,惟他上台後委任的聯儲局主席伏爾克卻是如假包換的通脹鬥士。在「雪茄伏」治下,美國不必恢復金本位制,通脹也無法抬頭。今天在位的貝南奇,卻連黃金的貨幣功能亦予以否定……2012年將成為1980年的翻版?No way!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