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5日星期一

信報 投資者日記 - 道指「1339410點」給MPF的啟示

‧不少人投資的最大目標,是可以賺夠錢在50 歲前退休,但不事生產又不動腦筋, 對身心都有害無益。曹Sir 認為, 投資應該是一生一世,皆因不斷緊貼社會才能令人保持青春,長命百歲。詳見B8 頁。

‧為求應急所施行的權而之計,往往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非但收不到預期作用,更可能適得其反。John Mauldin 在B1 頁「前沿思考」指出,歐央行的LTRO 非但不能為歐債拆彈,反而增加歐羅區解體的風險。

‧若然閣下不幸持有BlackBerry 製造商RIM 股份,股價由70 跌至14 美元,可以做的不外乎止蝕、持貨直至見家鄉或溝淡。卻其實還可以透過CPR 期權操作,令死股加速「還原」,錢志健在B15 頁「金融圈內」詳細介紹。

3月4日,周日。過去兩星期,港美股市皆在高位整固,恒指跌不穿二萬一,道指則在萬三關前上上落落,失而復得、得而復失不下數十次,終以12977.57水平結束上周的拉鋸戰。

傳媒與股民對「心理關口」都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執着與迷戀,恒指幾經艱苦突破二萬一,報章無不以大字標題搶奪「眼球」;道指四年來首越萬三,「里程碑」(milestone)一詞舉目皆是。

然而,股市非上則落(當然亦可橫行),美國投資研究機構Bespoke便作了一項統計,記錄道指於8000至13000點範圍內,每次拿下「千關」所須時間【表】。若是第一次發生,「里程碑」三字當之無愧,惟從表列數據可見,「千點門檻」出現兩次或以上的例子比比皆是;「里程碑」一而再地得而復失,豈非說明股市走回頭路猶如家常便飯,道指重登萬三,何足掛齒?

股息與通脹不容忽視

不久前,老畢曾提出一個疑問:道指以略低於12000點水平跨進二十一世紀,十二年來升幅不足一成,期間通脹幾許?

常言道,開「卷」有益,周末讀《華爾街日報》網上版,發現博客Jazon Zweig以總回報(total return)和實質(real,經通脹調整)回報兩個角度,探討這個跟投資者息息相關的問題。此文既能引發對股息再投資(dividend reinvested)重要性的反思,同時彰顯通脹對回報蠶食之不容忽視。在老畢看來,這篇「博文」還有第三重意義:對本港強積金(MPF)產品尤其恒指基金的啟示。

為了對道指萬三點得出一個全面的認識,Zweig專誠邀請美國聖迭克拉那大學(Santa Clara University)財務教授Meir Statman和加州聖荷塞投資機構Bellatore Financial總裁Jonathan Scheid「拔刀相助」,為他計算道指自1896年5月26日面世以來,假設投資者把所有股息再投放於成分股,道指今天應處於什麼水平。

必須一提的是,道指、標普500指數、恒生指數以至世界各地主要股市指數,一般只顯示價格(price-only),對成分股派息不作反映。恒指服務公司於2004年10月推出「恒生總回報指數」(Hang Seng Total Return Index〔HSI TRI〕),但投資者最多只用作參考,甚少以HSI TRI作為港股表現的基準。

經過仔細計算反覆求證後,兩位專家有何發現?①計入股息再投資效應,道指今天應處於1,339,410.97水平,百倍於不計股息再投資的13,000點!②不計股息惟經通脹調整,今天萬三點的道指,實質水平又是多少?答案為456.22,比名義(nominal)水平低96.5%!

「真道指」46986點?

從第一點出發,道指今天水平不及其「應有」價值百分之一;從第二點着眼,經通脹七除八扣下,萬三點的道指恍如幻象,幾被物價升幅蠶食殆盡。Statman和Scheid兩位專家為人為到底,送佛送到西,索性把兩個因素統而合之,計入股息再投資後扣除通脹,得出二人稱之為「真實財富道指」(Real Wealth Dow)的理論指數。以此為準,道指今天應處於46,986.48水平。

作為股市表現基準,只要統計方法劃一,是否計入股息再投資,是不會影響指數參考價值的。然而,兩位專家的統計清楚顯示,對長線投資者來說,股息再投資與通脹兩個元素,一正一負一減一加,其終值足以決定投資者實際所得。

《華日》這篇「博文」,對投資年期數以十年計的本港強積金供款人有重要的啟示作用,老畢在此提出數點跟讀者參詳。

自2000年12月開始運作以來,強積金的投資表現和收費,幾乎沒有一天不為市民詬病。為回應公眾對這個問題的關注,本港最大MPF供應商滙豐於去年3月1日起減低徵費,旗下強積金產品費用下調二至四成不等。業界龍頭有此行動,對手自有必要回應。然而,為求節省篇幅和時間,這裏以「一哥」滙豐作案例分析。

從【圖1】可見,本港MPF系列基金的平均收費,由每年1.56%至2.34%不等,強積金管理局的資料列出六類基金,當中並未特別提及恒指基金。老畢登上滙豐MPF網站查證,發現旗下恒指基金的「總支出比率」(total expense ratio, TER),去年3月起從之前的1.6%下調至0.9%。然而,「基金開支比率」(fund expense ratio, FER)卻仍然接近每年1.6%。這是否意味TER以外有產品供應商交代不詳的額外徵費,以致FER明顯高於TER?

供款人選擇被剝奪

投資界已做過不知多少次調研,不約而同得出主動管理的「揀股」基金,少則七成、多則八成以上持續跑輸基準指數;扣除昂貴的管理費後,投資者對基金表現更難奢求。然而,基金經理是否「無個打得」,總須由投資者給予機會證明,當中難保沒有少數能者技驚四座脫穎而出。正因如此,主動管理的股票基金每年收取相當於資產值2%的費用,雖然「唔抵」,但投資者多付一點買個希望,事與願違亦可算心甘命抵。

可是,指數基金最「叻」也不過高效能地追貼指數,當中無alpha可言,對基金經理的要求少之又少。以此衡量,1.6%的年費就顯得極不合理了。

投資者選擇被動地追蹤指數的基金,一是因為index trackers不會像眾多基金經理般跑輸基準(少數效率差劣者自作別論);二是由於收費比主動管理的基金低一大截。少數怕長計,一年1.6%跟一年0.6%,到退休那天便是一條大數。

返回《華日》那篇「博文」,股息再投資與否,長遠而言足以對指數和追蹤指數的基金產生不可以道理計的分野。試以在港交所(388)掛牌、追蹤恒生指數的ETF盈富基金(2800)為例,一年派息兩次,將基金表現跟恒生總回報指數(HSI TRI)作一比較,經過股息再投資後,盈富基金2004年10月至2012年2月總回報達106%,跟HSI TRI的109%總回報基本一致【圖2】。盈富一年託管費不高於資產值0.05%,連同約0.05%的管理年費,兩項收費相加僅0.1%。Dividend reinvested + low-cost二者兼得,何以強積金供款人無法享受這個選擇,卻「被迫」支付高十倍不止的年費,購買毋須「用腦」的指數基金?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