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中國人民銀行宣布,撤銷人民幣貸款利率的下限限制,利率市場化的大幕終於拉開。
人民銀行此舉對經濟和銀行利潤的短期影響十分有限,但是其歷史意義卻不容忽視。這個不僅是銀行業經營環境的一個拐點,也是新一輪結構性改革的起點。
撤銷貸款利率下限,未必可以增加多少貸款,企業受惠亦有限。目前中國經濟處於下行周期,企業的整體借貸意欲並不旺盛。銀行屬意貸款的企業,往往沒有貸款需求;有貸款興趣的企業,銀行往往不敢借錢。其實目前銀行已經可以以人民銀行基準利率為基礎,根據商業判斷對貸款利率向下浮動10%。在此基礎進一步下浮貸款利率,應該是罕見的個案,難以成就多數貸款。因此撤銷貸款利率下限對銀行、對企業、對經濟的影響十分有限。
相對於貸款利率下限,存款利率上限一旦被取消,其意義會深遠許多。目前的存款利率架構,有利於存款資源豐富的大型國有銀行。中小銀行儲蓄基礎薄弱,需要在銀行間資金市場拆借資金,不僅資金成本高,而且抗風險能力低,各家銀行在這次錢荒中吃盡了苦頭。如果存款利率放開,中小銀行一定提高存款利率來搶客,混戰中大行也不得不跟進,最終結果一定是銀行的息差減少,利益歸儲蓄者。
縱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中國的存款利率始終被人為拉低,走著一條儲蓄者資助工業化的道路。近些年甚至負利率常態化,公開打劫消費者,其結果是資金以腳投票,儲蓄流出銀行。為保住存款,銀行推出理財產品。理財產品一方面避開了利率的監管,另一方面聚集起大量資金,在監管和內部風險控制均不健全的情況下,部分資金進入風險較高的領域(如房地產、地方融資平台或產能過剩的行業),而儲蓄者對其隱含的風險多數並不知情。
筆者認為,存款利率市場化會在今後數個月內發生,這個一旦成事,勢必影響銀行的息差及利潤率,影響資金進入理財產品的速度,進而影響部份行業獲取資金的能力。
相對於短期影響,利率市場化的象徵意義更大。這是習李體制在結構改革上的「初啼」。也許目前利率市場化僅邁出了在改革上的第一步,但比上屆政府「只聞樓梯響」,十年未見起步,卻是重大的進步。利率改革本身無法解決中國經濟的所有問題,但顯示出新一屆政府改革的決心和直接面對既得利益集團的勇氣。
貸款利率市場化,是中國在結構性改革上邁出的一小步,意義卻十分重大。將中國經濟推回正軌沒有捷徑,唯有靠改革,靠勇氣和智慧。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