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2011年的鐘聲已響了,亦告別了Down Up Down Up的股市。去年不少股份回落50%或以上,為淡友帶來可觀利潤;亦有不少股份倍升,為好友帶來不俗回報。證明Bears make money, Bulls make money,只有豬被屠宰。在牛市二期中,遊戲規則是同群眾對着幹,他們大量拋售時(例如去年10月4日)你入市、他們睇好時(例如2010年10月)你拋售。自2009年起美國政府同聯儲局全力對抗去槓桿化,以免美國經濟陷入蕭條,結果:一、貨幣供應引發通脹;二、去槓桿化應引發通縮。過去三年兩股力量在對抗,美國政府成功阻止了Double Dip出現,亦沒有引發惡性通脹。
這場政府與去槓桿化的戰爭於今年仍會繼續,作為投資者,一方面面對資金缺乏出路的困擾,另一方面亦面對去槓桿化壓力下,令大部分傳統分析工具失去作用。何時買賣邊類股份,已變得十分重要,嚴守紀律更成為所有投資成功者必要的耐性。可惜大部分基金經理都做不到,更何況是散戶?2011年不是2008年,因此今年亦不是2009年,2008年面對金融海嘯各國央行手上仍擁有大量武器,到了今天各國央行已彈盡糧絕,手上可供使用的武器已所餘無幾。
今年經濟數據肯定十分不妙,但對股市分析者而言,經濟數據都是「滯後」指數,做分析工作必須有前瞻性,例如何時才是最黑暗時刻、何時是太樂觀時刻及如何在混亂中賺錢?由1997年8月起,恒生指數只有波幅沒有升幅,既有2000年科網泡沫、亦有2007年港股直通車、同樣有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2003年沙士疫症及2008年金融海嘯,一樣有大生死。
歐洲復蘇迅速
根據哈佛大學MBA Hany Rent Ji計算,每次危機之後製造出來的大富翁較繁榮期多。芝加哥大學研究Container Corporation of America(過去升值372倍)、國際造紙(升值305倍)、Spicer Manufacturing(升值305倍)、Zenith Radio(升值241倍)及Minneapolis Honeywell(升值216倍)的企業,領導人成功之道就是遠見和勇氣。
--------------------------------------------------------------------------------
今年雖然前路艱辛難行,但不是沒有機會,例如1967年、1974年、1983年、1998年、2003年和2008年,過去40年有多少人一次又一次錯失機會?人生最大的風險就是失去冒險精神,所謂生於憂患,死於逸樂。早於2009年10月筆者在青島國際論壇上已指出,歐債危機一如金庸武俠小說中的楊過中了情花毒,耐唔耐便發作,但不會死去。如果因為面對歐債危機而不投資,便一如1997年8月後你不投資一樣,錯過大量搵銀機會。
--------------------------------------------------------------------------------
歐羅的問題是十七個不同經濟和政治的國家,如何共同使用單一貨幣?問題並由外圍(希臘、西班牙和葡萄牙)向核心(意大利、法國和德國)進軍。歐洲銀行今天依賴歐洲央行提供流動性,情況有如2009年3月起的美國各銀行,依賴聯儲局注資。對環球經濟影響:一、歐洲是全球最大經濟實體,雖然入口量不及美國多,但對全球經濟影響仍很大;二、歐洲各銀行在海外的投資不少,面對去槓桿化影響不比2008年那次美國金融海嘯細;三、歐債危機對環球金融市場所產生壓力起碼較1997年8月亞洲金融風暴大。2009年3月美國從低潮中復蘇,今年歐洲情況亦一樣。
去年恒指大方向是由2010年11月8 日24989點回落到去年10月4日16170點,再由去年10月5日開始進入反覆向上期。展望今年美股仍停滯不前,大部分金融市場沒有趨勢(No Trend)可言,亞洲及歐洲區製造業面對收縮(歐洲PMI 46.4、中國亦少於50)。今年是在沒有大趨勢的投資市場中尋找商機。中國通脹率由去年8月起開始回落,估計於今年年中回落到3.5%,令內地今年有一至兩次減息機會。美國低利率政策相信會一直維持到2014年,但美國同歐洲銀行股的痛楚仍未停止。
必須具備逆向思維
過去一世紀約700億美元互惠基金的錢流入金磚四國,過去股市平均升幅四倍於標普500。到去年淨流出高達150億美元,MSCI金磚指數均下跌23%,同期標普500上升0.6%。估計今年MSCI金磚指數純利升幅只有5%(去年仍上升19%)。中國面對房地產下滑、印度面對利息大幅上升,以及盧比跌至1935年以來新低,理由是高通脹。巴西及俄羅斯面對原材料價格回落,即各有各的困難。
去年上證指數和印度BSE指數齊齊回落24%,俄羅斯MICEX及巴西BOVESPA回落18%,MSCI新興市場指數回落20%。今年又如何?Wells Capital Management投資策略主管相信,MSCI新興市場指數可上升35%,情況有如2003年、2005年及2008年,在跌市中他們跌得比別人大、上升時亦升得較別人快。今年金磚四國指數平均P/E跌至8.5倍極吸引水平。夏天買棉被、冬天買草蓆乃投資成功要訣。你有沒有逆向思維的勇氣?
去年十大金融新聞:一、「混水」對嘉漢林業的攻擊,令綠森(094)股價由停牌前3元跌至停牌後0.5元;二、白銀由4月26日49.76美元高價回落到9月26美元,跌幅接近50%,並於9月拖垮金價;三、明富環球申請破產引發9月環球股市大跌。美國銀行股價由1月15美元回落到12月初5美元以下;四、希臘總理要求公投,令歐債危機進一步惡化;五、美國主權債券8月5日被標普取消三A評級;六、Steve Jobs於8月24日辭去蘋果主席並於10月5日逝世;七、思捷環球(330)出現虧損,股價由2月14日42.6元跌至9月26日7.55元;八、比亞迪(1211)神活幻滅,股價由1月5日44.45元回落到9月26日10.92元;九、新世界發展(017)因供股及業績倒退,股價由1月13日15.2元回落到6.1元;十、沽空之神保爾森旗下基金於去年出現重大虧損。
過去10年美國人共失去25萬億美元財富或每人(包括小孩)失去8.5萬美元,即戰後出生嬰兒平均每人失去四分一財富,同期醫療保險費用上升69%、教育費上升一倍和食物價格升幅更大。去年美國中產階級欲維持2000年生活水平,開支方面上升了48%。換言之,自2000年起,美國已進入失落10年並面對另一個失落10年。
過去中產階級賺錢工具以房產、股票、黃金及外滙。以房產為例,香港自1997年至今出現V形走勢,美國樓價自2006年年中開始回落;恒生指數1997年8月至今只是大幅波動,美股亦一樣;金價於過去10年仍然反覆向上,背後理由是美元弱勢和歐債危機,但美元弱勢到去年5月已改變,令白銀價先行回落,金價自9月開始亦進入只有波幅期。2001年911事件引發資金離開美元流入金市及歐羅,到去年歐債危機惡化,資金又從歐羅區回流美元。1980年金價回落,部分理由是產金量開始回升,最後引發20年黃金熊市,2009年起全球產金量回升7.4%、2010年升3.7%和去年首三季再升5%,你又點睇?
1980年全球黃金儲備11億盎斯,足夠未來20年需求,2010年黃金儲備上升到16億盎斯亦夠未來20年需求。只要金價保持1500美元以上,黃金產量自2009年起便按年上升,因為大量低含金量礦再次投產。於1980年,全球每人平均可擁有0.28克黃金,去年每人平均0.37克黃金,如沒有美國推出QE政策及歐債危機,金價早已回落。
經濟易搞,政治難明。過去香港遇上經濟困難,政府只由經濟角度去思考問題,所作出的決策令衰退很快過去。1985年4月1日起中英聯合聲明限制了香港政府土地拍賣到1997年6月30日止,造成香港12年高樓價;1997年7月1日特首推出的八萬五房屋政策,又帶來6年樓價下調65%;2003年9月特區政府推出「孫九招」,又一次把樓價推高;去年來自北京的影響,特區政府又加快賣地。擔心新特首又把樓價推跌。本港樓價已完全政治化,市場再不能發揮自動調節的功能,加上1983年11月起的聯滙制度令香港一時進入負利率時代,一時出現夾息政策利率可升到60厘。
2001年911事件後,受美元利率影響,港元利率過去10年又偏低,自1983年起存錢入銀行,於過去28年大部分日子都是負回報。普通人亦被迫參加物業或股票市場的投機遊戲,面對樓價狂升暴跌,香港社會走向富者愈富、貧者愈貧境況。過去10多年香港中產階級的生活水平一直在下降,那財富去了哪裏?答案是社會上1%最富有階層。
--------------------------------------------------------------------------------
根據《福布斯》估計,美國1%人口(約30.5萬人)於過去一年賺取了全美國60%資本增值利潤,並認為是2000年布殊上台後提出的減稅方案造就了今天局面(1978年美國資本增值稅率35%。列根上台後1981年減至20%,然後於1987年回升到28%引發10月股災。1997年克林頓為對抗亞洲金融風暴又減回20%。布殊上台後為對抗911事件2003年再減至15%)。減稅令美國1%富人由1979年佔全國財富25%上升到去年45%。1983年起的聯滙制度,加上1985年起的土地政策,令財富集中在1%富人手中。今天無論什麼行業都只為地產商服務,但鐘擺似乎又向另一方向擺動。
--------------------------------------------------------------------------------
樓價調整到2014年
2006/2007年OECD國家樓價由高峰期回落。西班牙、美國及愛爾蘭分別回落20%、32%及38%,較1989至1995年那次回落8%,以及1980至1982年那次回落7.2%大,是過去40年內19個OECD國家最大一次下跌。雖然如此,同1991年起日本樓價跌幅比較仍是小兒科(理由是1991年前日本樓價上升約19年,令這次調整期長達17年,直到2008年年底才結束);美國對上一次樓價上升了47季(約12年),至今已回落14季(3.5年);澳洲剛完成樓價上升19季(4.75年),最近才開始回落;英國對上一次樓價上升了46季(11.5年),至今已回落10季(2.5年);西班牙對上一次上升了44季(11年),至今回落11季(2.75年);紐西蘭對上一次上升27季(6.75年),至今已回落10季(2.5年)。即樓價上升期愈長、回落期亦愈長,例如由1984年香港樓價開始上升到1997年中,那次要6年時間才完成調整。
這次香港樓價由2003年年中至去年年中共上升8年,調整期應沒有1997年那次長。過去經驗說明,樓價調整期是前升幅的42%至48%,例如1984年到1997年上升13年,調整期應是5.5年到6.25年,事後證明是6年。依此推算,這次香港樓價調整期應是3.36年至3.84年,即2014年年底才完成,即仍有3年。
自1990年香港樓價飛升後,創造中的破壞機制在香港運行不順暢。樓價飛升令不少中小企負擔不起租金而結業,令有創意者因為租金負擔太重而不敢貿然創業。過去20年受破壞的中小企較新創造出來的中小企多,形成香港小老闆數目大減。去年約48%港人進入「低收入」區,成為今天香港怨氣來源。高租金令中小企失去擴張能力及招聘員工能力,市場漸由大企業壟斷。
市民在消費方面的選擇權亦愈來愈少,例如超市只能選A超市或B超市,快餐店可選A、B或C集團。中小企數量大減令長者受害,1990年60歲以上的人仍十分容易找到工作,今天60歲以上的普通人找工作極之困難。1990年30歲或以上香港成年人75%已婚,今天降至55%,理由是供或租不起樓。上述情況令本港新生嬰兒大量減少(近年香港出生率上升,因為內地產婦大量來港生仔),人口結構改變令GDP陷入長期低增長。
香港經濟進入秋季
大部分人的消費由20歲開始上升,一般到45歲至50歲進入高消費期,50歲後進入高儲蓄期,60歲到65歲開始消費迅速回落(醫療開支迅速上升),70歲後大部分人進入低消費期。上述變化主導當地經濟盛衰。美國的經濟春天由1942年開始,1967年結束,共25年,那時美國貨雄霸全球。從1967年到1982年是美國經濟的夏天,消費物價大幅上升,高通脹壓力下令利率上升、股市不升和債券價格下跌。1982年到2007年是美國經濟秋天,通脹率漸受控制,利率回落令股市、樓價和債券價格上升。2008年起美國經濟進入冬季,無論樓價或股價均回落,美國人消費亦進入回落期,因為人口老化【圖】。
香港經濟春天1950年開始,1980年結束,共30年。香港經濟夏天由1981年開始,1997年結束,共16年,由1998年開始進入秋季。中國經濟春天由1978年開放改革政策落實開始,2007年結束,共29年。中國經濟夏季由2008年開始,即中國進入高通脹及GDP增長率回落期,中國經濟進入夏季令香港經濟甚至進入秋季亦不太冷。
許多人一談到資本(Capital)便聯想到在銀行戶口的數字。真正的資本不在銀行而在我們腦袋裏的智力,例如明白什麼叫做高價、低價及聽從真正專家的分析;A. Gary Shilling博士於2006年提到美國房地產已到了極不合理水平,投資者宜保持Solvent;2007年10月在港股直通車謠言下,筆者當時要求大家保持冷靜;明白事物的周期性(Cycles),例如1997年的八萬五房屋政策到2003年9月的「孫九招」,又再輪到去年第二季特區政府的房屋政策又改變。
投資之前Think like a fundamentalist; trade like a technician; don't forget to follow the trend。基本因素引發價格改變、短期升降受制於技術因素、何時買賣則由趨勢決定。對投資者而言,了解市場心理較分析經濟形勢更重要。我們應知道所有事前分析只有30%是正確,其餘70%都捉錯用神。投資者只要把70%投資虧損減至最少,把30%投資利潤擴大便是贏家。在最困難日子保持樂觀、在最樂觀日子保持現金,你已成功在望。在此祝大家新年進步!
多謝麥鄧碧儀女士捐助10萬元、守真居士捐助2012元給北京農家女技術培訓學校,並已代為滙上北京。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